寻去路,小径竹林边。
却似武陵踪自杳,还如雒浦梦相牵。空来拾翠钿。
寻去路,小径竹林边。
却似武陵踪自杳,还如雒浦梦相牵。空来拾翠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竹林小径画面,诗人仿佛在寻找过去的足迹,那条路引领他进入了类似武陵源的神秘之地,令他心生向往。"武陵踪自杳"暗指桃花源般的隐秘与迷失,而"雒浦梦相牵"则暗示着诗人对美好梦境的执着追寻。最后,诗人独自来到这里,拾起可能象征着过往记忆的翠钿,流露出一丝淡淡的落寞和怀旧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墨客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淡淡失落。
长沙大虫,声威甚重。独眠空林,百兽震恐。
寂子儿戏,见不知畏。引手捋须,几缺其耳。
大空小空,是虎是你。如备与觉,可撩其尾。
嗟今衲子,眼如裴旻。但见其彪,安识虎真。
我拜公像,非存非没。百尺竿头,行尘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