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朝寄所知》
《早朝寄所知》全文
明 / 刘大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漏残高阁月华低,曙色分来紫禁西。

帘捲香烟龙衮见,佩和仙乐鹭班齐。

陛头咫尺承天语,花底从容坐御堤。

遥忆故人何处是,楚天云树望中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早朝时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情感。首句“漏残高阁月华低”,以残夜的钟声和低垂的月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仪式的庄重。接着,“曙色分来紫禁西”一句,通过描述晨曦初现,将紫禁城(即皇宫)的辉煌与神圣展现在读者眼前。

“帘捲香烟龙衮见,佩和仙乐鹭班齐”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早朝的仪式感。卷起的帘幕中透出香烟缭绕,皇帝的龙袍映入眼帘,与仙乐共鸣,百官排列有序,如同白鹭般整齐,展现出皇家的威严与秩序之美。

“陛头咫尺承天语,花底从容坐御堤”则描绘了皇帝与臣子之间的互动,即使在咫尺之间,也能感受到君臣之间的和谐与信任。皇帝在御堤上从容不迫地接见臣子,体现了君主的宽宏大度和对国家大事的从容处理。

最后,“遥忆故人何处是,楚天云树望中迷”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早朝的庄严氛围中,诗人却能感受到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故人的回忆之中,使得整首诗既有宏大的场面描写,又不乏细腻的情感流露。

整体而言,这首《早朝寄所知》不仅展现了明朝早朝的壮观景象,也蕴含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国家、对君主的忠诚与敬仰,是一首兼具历史感与人文关怀的作品。

作者介绍
刘大夏

刘大夏
朝代:明   字:时雍   号:东山   籍贯:湖广华容(今属湖南)   生辰:1436年—1516年

刘大夏(1436年—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明代名臣、诗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兵部尚书。刘大夏深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明武宗即位后,刘大夏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正德十一年(1516年),刘大夏去世,年八十一。追赠太保,谥号“忠宣”。刘大夏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传世。
猜你喜欢

筠庵晚睡三首·其三

享了荷花上番香,却穿竹径百弓长。

满园亭榭都参遍,祇有筠庵第一凉。

(0)

锁宿省中心气大作通昔不寐得两绝句·其一

酒病春愁恰并来,更冲花信宿鸾台。

睡乡堠子无三里,玉漏声声只唤回。

(0)

跋淳溪汪立义大学致知图二首·其二

此事元无浅与深,著衣吃饭送光阴。

却缘说似痴人梦,便向汪家图里寻。

(0)

蛩声

诚斋老子一归休,最感蛩声五报秋。

细听蛩声元自乐,人愁却道是它愁。

(0)

寄题刘元明环翠阁二首·其二

一夜秋声恼井桐,梦回得句寄西风。

诗成却问题诗处,正在东山东复东。

(0)

宿城外张氏庄早起入城三首·其二

破店无鸡报五更,只将梦觉当鸡鸣。

匆匆上却篮舆了,隔壁人家政睡声。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