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苏幕遮.感怀》
《苏幕遮.感怀》全文
清 / 范贞仪   形式: 词  词牌: 苏幕遮

恨如丝,心似水。恨结心牵,教我如何理。

剔盏残灯仍不睡。有梦堪寻,魂也知来未。

履春冰,含血泪。历尽颠危,蜀道平如砥。

瘦骨强支霜雪里,悄悄忧心,搅得常如碎。

(0)
鉴赏

这首《苏幕遮·感怀》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深沉的内心世界与复杂的情感纠葛。开篇“恨如丝,心似水”,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为可见之物,恨如同缠绕的丝线,心如同流动的水,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绵长与难以捉摸。接着,“恨结心牵,教我如何理”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纠结与难以排解,恨与心的紧密相连,让人不知如何梳理。

“剔盏残灯仍不睡。有梦堪寻,魂也知来未”这一段则通过夜深人静时的孤灯与梦境,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剔除残破的灯盏,却无法入睡,似乎在寻找某种慰藉,但又担心灵魂是否能找到归宿。这种对未知的恐惧与对安慰的渴望交织在一起,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履春冰,含血泪。历尽颠危,蜀道平如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艰难困苦的生活比作履冰含泪,而最终却能像走过平坦的蜀道一样,暗示了主人公虽然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与痛苦,但仍然能够坚韧不拔,最终找到一条前行的道路。这里既有对过往艰辛的回顾,也有对未来希望的寄托。

“瘦骨强支霜雪里,悄悄忧心,搅得常如碎”则是对主人公坚韧不屈精神的直接描绘。即使在严寒霜雪中,瘦弱的身躯依然坚强地支撑着,内心悄悄涌动的忧愁如同破碎的镜片,既是对自我状态的描述,也是对生活困境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苏幕遮·感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主人公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挣扎、坚持与希望,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力量的作品。

作者介绍

范贞仪
朝代:清

清江苏如皋人,字芳筠,号一柏。贡生高佩兰妻。女红之暇,潜心经史,时有女中颜、闵之目。有《愁丛集》。
猜你喜欢

秋日同大司马张公少宗伯康公少司马石公振武营宴集二首·其一

振武新营禁苑开,河山佳气动蓬莱。

洛中幸见周王制,江左谁当谢傅才。

风定荷香浮几席,雨晴竹色净樽罍。

百年胜会应难数,剑舞淹留未拟回。

(0)

舟晴

晚日斜光淡自舒,三湘秋色映船虚。

天开众岫晴依幔,浪袅孤云影在书。

得食空怜阳渚雁,藏身欲钓洞庭鱼。

回帆侧指朱陵近,绝壁长林拟坐予。

(0)

述学赠孙生棣

学道若观海,茫洋焉所求。

士有忠信质,譬涉得巨舟。

挂帆万里远,何意棹安流。

望望蓬莱岸,咫尺烟云收。

士学诚亦然,佻巧徒虚沤。

孙生茕实者,质与道为谋。

陪雍听朱瑟,忽尔踰十秋。

摄袂升我堂,故情感敝裘。

论摧对寒景,今古入冥搜。

吾衰志安骋,得汝心先遒。

愿言驾轻筏,共戏三神洲。

(0)

哭迹山主政

共醉高楼听渭城,每依天末望神京。

东吴雅度归公瑾,西汉清才数贾生。

直以忧勤书短疏,肯将簪弁逐浮名。

亦知昼夜通玄运,犹自临风寄哭声。

(0)

乳燕飞.甲寅除夕

令节穷愁里。念先人、生儿不孝,他乡留滞。

风雪打窗寒彻骨,冰结秦淮之水。

自昨岁、移居住此。

三十诸生成底用,赚虚名、浪说攻经史。

捧卮酒,泪痕滓。家声科第从来美。

叹颠狂、齐竽难合,胡琴空碎。

数亩田园生计好,又把膏腴轻弃。

应愧煞、谷贻孙子。

倘博将来椎牛祭,总难酬、罔极恩深矣。

也略解,此时耻。

(0)

玉河桥晚步

金水桥通紫禁流,玉河堤抱翠云浮。

却知秋意宫中少,无数残红出御沟。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