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从雁代返岭南留别程周量·其五》
《将从雁代返岭南留别程周量·其五》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岂少簪缨客,无如桑梓情。

相依期白首,此别见平生。

孝友惭诸弟,诗歌慕两京。

才华竟何益,早去事躬耕。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的作品《将从雁代返岭南留别程周量(其五)》中的第五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前往他乡时对亲友深厚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感慨。

首句“岂少簪缨客”,以反问的形式表达出诗人对那些身居高位、衣冠楚楚之人的态度,似乎在说,这些人虽多,但真正能理解自己内心情感的,却寥寥无几。接着,“无如桑梓情”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超越了世间一切。

“相依期白首,此别见平生。”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亲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他们相互依靠,期待着一起度过白头偕老的日子。然而,此刻的离别,却让这段友情显得尤为珍贵,仿佛是平生仅有的相遇。

“孝友惭诸弟,诗歌慕两京。”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兄弟的愧疚之情,以及对古代两京文化的向往。他认为自己在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方面做得不够好,同时对古代两京的文化艺术充满了敬仰和向往。

最后,“才华竟何益,早去事躬耕。”诗人反思自己的才华,似乎在问自己,这些才华究竟有何用处?在人生的道路上,他选择了回到家乡,从事农耕生活。这一选择或许意味着他对现实生活的重新审视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禽言

春泥滑滑雨潇潇,田父力作收坠樵。

归来不敢道姑恶,我自忘却婆饼焦。

去年冬旱无麦熟,阿婆饼焦难再得。

门前忽报谷公来,灶冷樽空难接客。

阿兄提壶沽浊醪,阿弟布谷披短蓑。

不时脱却布裤渡溪水,只愁行不得也哥哥。

(0)

赠义上人

足迹遍天涯,何年始出家。

去时双不借,归日一袈裟。

有句堪题壁,无魔敢散花。

至今清夜话,犹自带烟霞。

(0)

春日閒游过石所山

盎盎春流水,微微风动蘋。

江山一片石,童冠两三人。

落魄从渠笑,逍遥得我真。

百年浑是客,一月几佳晨。

(0)

范掌书

出佐绣衣使,八州人共欢。

一句司范笔,六计问周官。

雁鹜手持进,豺狼胆自寒。

岂惟重台省,风采动朝端。

(0)

沁园春·其一

雨趣轻寒,风作秋声,燕归雁来。

动天涯羁思,登山临水,惊心节物,极目烟埃。

客里逢君,才同一笑,何遽言归如此哉。

别离久,算不应兴尽,却棹船回。主人下榻高斋。

更点检笙歌频宴开。

便留连不到,迎春见柳,也须小驻,度腊观梅。

花上盈盈,闺中脉脉,应念胡麻正好栽。

从教去,正危阑望断,小倚徘徊。

(0)

水龙吟.为建康史帅志道寿

蕊珠仙籍标名,绛纱覆玉云霞里。

銮坡凤掖,丝絇鸣佩,甘泉近侍。

濯柳临春,饤梨照座,绝尘风味。

记青蒲、夜半论兵,万人惊诵回天意。

麟组遥临万里。谈笑处、江山增丽。

遐冲坐折,风流馀事,唯应燕喜。

新筑沙堤,暂占熊梦,恰经长至。

过佳辰献寿,双旌便好,作朝天计。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