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家赴国难,万里向金微。
寒日明朱戟,秋霜带铁衣。
黄云随阵落,白雁傍人飞。
不斩楼兰将,长驱誓不归。
辞家赴国难,万里向金微。
寒日明朱戟,秋霜带铁衣。
黄云随阵落,白雁傍人飞。
不斩楼兰将,长驱誓不归。
这首诗《出塞行》是明代诗人李时行所作,通过“辞家赴国难,万里向金微”开篇,便展现出主人公为国家利益,毅然决然地离开家乡,踏上征途,前往遥远的边疆战场的情景。诗中以“寒日明朱戟,秋霜带铁衣”描绘了战场上的肃杀景象,战士们身着铁衣,面对严寒与霜冻,依然挺立在战场上,英勇无畏。
接着,“黄云随阵落,白雁傍人飞”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衬托战争的残酷与壮烈,黄云低垂,仿佛预示着战事的激烈;白雁在空中盘旋,似乎在哀鸣,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最后,“不斩楼兰将,长驱誓不归”表达了诗人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国家忠诚的决心,即使面对强大的敌人,也要誓死战斗,直到取得胜利,才能安心归来。
整首诗通过对战场环境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古代将士们的英勇精神和对国家的忠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历史感。
楚王疑忠臣,江南放屈平。
晋朝轻高士,林下弃刘伶。
一人常独醉,一人常独醒。
醒者多苦志,醉者多欢情。
欢情信独善,苦志竟何成。
兀傲瓮间卧,憔悴泽畔行。
彼忧而此乐,道理甚分明。
愿君且饮酒,勿思身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