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纶巾下发如丝,静倚枫根坐钓矶。
中妇桑村挑叶去,小儿沙市买蓑归。
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
西塞山前终日客,隔波相羡尽依依。
白纶巾下发如丝,静倚枫根坐钓矶。
中妇桑村挑叶去,小儿沙市买蓑归。
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
西塞山前终日客,隔波相羡尽依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和渔夫生活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雨后的春日景象。
"白纶巾下发如丝,静倚枫根坐钓矶。" 这两句描写渔人在树荫下安静地垂钓,头上戴着的白色头巾随风轻轻飘动,如同细丝。这里不仅展现了渔人的悠闲生活,也隐含着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中妇桑村挑叶去,小儿沙市买蓑归。" 这两句则转换了场景,描绘了农家妇女和小孩的日常活动。妇女在桑园里挑选桑叶,而孩子们则在沙滩上买卖用来制作草鞋的蓑草。这一幕生动地展示了乡间生活的自给自足。
"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 这两句诗写出了雨后的景象,莼菜随水漂流,而船只在这样的天气中行驶变得更加平滑。同时,春季过后,鲈鱼体型更加丰满,垂钓时更容易被钩住。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也反映了渔夫生活的季节变化。
"西塞山前终日客,隔波相羡尽依依。" 最后的两句则描绘了一群游客在西塞山前的景象,他们整天徜徉于此,隔着水波彼此羡慕。这一幕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赞赏,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感悟。
东风满地吹瑶草,水煖双流山四抱。
参差楼观倚晴空,林霭乍收初日杲。
杏桃婀娜开花早,蝶绕莺迁鱼在藻。
人家篱落动耕桑,溪女往来翁唤媪。
务头腊酒贱仍好,麦熟官清农晏保。
岝崿峰高多醉游,天目潭深无旱祷。
谁把丹青能一扫,点缀毫芒殊可考。
分明融荡紫溪春,路入烟霞是仙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