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赵无垢·其二》
《挽赵无垢·其二》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公未通闺日,相从入幕游。

瞠乎惭后乘,藉甚伟前筹。

原隰曾并辔,江涛几共舟。

柯山回首处,老泪为横流。

(0)
注释
公:指诗人自己。
闺:女子闺阁,指未出嫁的女子。
幕游:指仕途或幕僚生涯。
瞠乎:惊讶的样子,形容对对方的敬仰。
后乘:后车,比喻后来者或晚辈。
藉甚:非常,极其。
原隰:平原和低洼地。
并辔:并肩骑行。
江涛:江上的波涛。
几共舟:几乎共乘一船。
柯山:地名,可能有特定的情感寄托。
回首处:回忆的地方。
老泪:老年时的泪水。
横流:不受控制地流淌。
翻译
在你尚未出嫁的日子里,我们一同进入幕僚生涯。
那时我对你敬畏如后车之鉴,你的智谋让我深深钦佩。
我们一起骑马走过平原和低洼地,也曾同舟共济面对江涛汹涌。
每当回想起在柯山的时光,总会忍不住老泪纵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怀旧之情,诗人通过对过去共事友人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于逝去时光和昔日同侪的思念。开篇“公未通闺日,相从入幕游”一句,就已经设定了一种私密且亲昵的情境,其中“公”可能指的是赵无垢,这个名字在古代常用来称呼朋友或尊敬之人,“闺门”则象征着内心的世界和隐秘的交流,两者相结合,便是表达了与这位友人的深切交往。紧接着“瞠乎惭后乘,藉甚伟前筹”一句,更进一步描绘了他们共处的情景,通过对坐骑和车辆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的豪华与盛况。

诗中间两句“原隰曾并辔,江涛几共舟”则转换了环境,从陆地到水上,表达了两人不仅在陆地上共同前行,也在河流上一同漂泊,这种场景的交替增添了一份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的感觉。

最后两句“柯山回首处,老泪为横流”则是诗人心境的转变。这里的“柯山”可能是一处特定的地点,也可能是一个象征性的存在,而当诗人在这个地方回望过去,那种深藏的情感终于无法抑制,导致了眼泪横流。这不仅仅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更有对友情和青春逝去的哀伤。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个人情感和历史印记的诗歌。它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传达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深切情谊和不可逆转的岁月沧桑之感。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冰泮

冰泮昆明湖,溶溶新水漾。

鸥凫与鸿雁,容与翱翔状。

㦯立恋薄冰,或泛喜轻浪。

虞弋那令施,水围曾不张。

物各适其适,我亦畅所畅。

抑更有深慰,水田蓄胥旺。

瓶罍可弗虑,春耕定无妨。

三白更优渥,殊胜去年况。

偃伯人情熙,舒叠春工鬯。

虽然敢怡悦,怡悦斯心放。

(0)

题邹一桂芙蓉双鹭

秋草秋花照碧漪,雪锄顾影发毵丝。

别开生面原恒语,可矣曾闻曰再斯。

(0)

昆明湖泛舟之作

雨后湖山上下鲜,兰舟缓棹破溪烟。

千重云树绿才吐,一带霞桃红欲然。

卖酪声稀禁火后,流觞景试禊朝前。

六桥那畔犹堪赏,水足陂塍待治田。

(0)

永安桥

除道修桥经指挥,师行来往迅如飞。

奚称贞观征辽日,布土徒劳奏绩希。

(0)

游云居寺即景杂咏八首·其七见春亭

抟壁思少徐,孤亭恰逄此。

骋望无端倪,栖神冥议拟。

春从何方来,踪迹无可指。

忽见桃始华,辄以名亭子。

(0)

中秋夕

玉塞广寒宫,人间迥不同。

近天惟直北,出海便升东。

盈手光堪掬,入怀情自通。

轻云如解事,故与作朦胧。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