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云居寺即景杂咏八首·其七见春亭》
《游云居寺即景杂咏八首·其七见春亭》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抟壁思少徐,孤亭恰逄此。

骋望无端倪,栖神冥议拟。

春从何方来,踪迹无可指。

忽见桃始华,辄以名亭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云居寺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首句“抟壁思少徐,孤亭恰逄此”,开篇便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诗人仿佛在攀登高耸的山壁,思绪渐渐变得悠长,最终与一座孤独的亭子相遇。这里不仅描绘了物理空间上的相遇,更暗示了心灵上的共鸣与契合。

接着,“骋望无端倪,栖神冥议拟”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精神层面的探索。诗人展开广阔的视野,试图捕捉那些难以言喻的景象,同时让自己的心灵沉浸在深邃的思考之中。这里的“无端倪”和“冥议拟”分别体现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和对内心深处问题的深刻反思。

“春从何方来,踪迹无可指”则将视角转向季节的变化,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蕴含哲理的问题:春天是从哪里来的?它的踪迹又在哪里?这个问题既是对自然界现象的追问,也是对生命起源和时间流转的哲学思考。

最后,“忽见桃始华,辄以名亭子”以桃花盛开的景象作为回应,巧妙地解答了前文提出的问题。桃花的绽放不仅标志着春天的到来,也成为了命名亭子的理由。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还寓意着自然之美与人类情感的和谐统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感知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探索。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卷,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引导读者一同领略自然之美,思考生命之谜。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夏日荷亭即事

辟暑何所适,南亭俯中渚。

鸥鹭了不惊,况复凉入髓。

水华露未晞,香气纷旖旎。

美人美无度,婵娟照江水。■■玉雪姿,何能畏袢暑。

南风从天来,入我怀袖里。

高气行青云,且置吾白羽。

迩来不饮酒,煮药咽香蕊。

群贤政自佳,有作动盈纸。

但恐清兴阑,遭此催诗雨。

(0)

挽文丞相

大元不杀文丞相,君义臣忠两得之。

义似汉皇封齿日,忠于蜀将斫颜时。

乾坤日月华夷见,海岭风霜草木知。

只恐史官编不尽,老夫和泪写新诗。

(0)

赠玉龙曾道士画龙头

乖龙逃雨走,急落西山陬。

缩入画仙笔,雷公不能搜。

画仙有墨池,尺水涵十洲。

俗龙作玄骨,骑入尘寰游。

我求写龙真,画仙许我否?

形全恐飞去,为君且画头。

(0)

至节即事·其七

店舍喧哗彻夜开,荧煌灯火映楼台。

欢游未晓不归去,早有元宵气象来。

(0)

春日偶成二首·其二

船头细雨湿渔蓑,船尾桃花漾碧波。

借问东君知得否,江南春色已无多。

(0)

饯梁王

寿春殿,延喜楼,梁王欲归天子留。

楼前百戏排倡优,百官陪宴酬未休。

梁王上马楼上头,梁王东归天子愁。

天子愁,梁王喜。

鸱枭暗移传国玺,砀山王气珑瑽起。

皇后捧金卮,天子歌《柳枝》,家亡国破无多时。

河东鸦儿独眼窥,纥干冻雀死不飞,灞桥送客那得知。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