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者必期通,隐者必期高。
麋鹿或可群,肉食安可饕。
圣人履中正,白首济川舠。
悠悠荷篑者,果识圣心劳。
浮云驰白日,黍稷生蓬蒿。
饭蔬食饮水,曲肱谢游遨。
汶上去不顾,陋巷贫绝交。
徒闻武城宰,割鸡以牛刀。
仕者必期通,隐者必期高。
麋鹿或可群,肉食安可饕。
圣人履中正,白首济川舠。
悠悠荷篑者,果识圣心劳。
浮云驰白日,黍稷生蓬蒿。
饭蔬食饮水,曲肱谢游遨。
汶上去不顾,陋巷贫绝交。
徒闻武城宰,割鸡以牛刀。
这首明代陈献章的《漫题二首(其二)》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与隐逸两种人生选择的不同看法。首句“仕者必期通,隐者必期高”揭示了出仕者追求通达,隐士则期望超脱的追求。接下来,“麋鹿或可群,肉食安可饕”暗示了对权势欲望的批判,认为即使身处高位,也不能过度贪婪。
“圣人履中正,白首济川舠”赞扬了圣人的中庸之道和坚韧不拔,即使年老也能安稳度过人生的波涛。“悠悠荷篑者,果识圣心劳”则对那些持之以恒、默默耕耘的人表示敬意,认为他们真正理解了圣人的辛劳。
“浮云驰白日,黍稷生蓬蒿”描绘了一幅荒凉景象,象征着世事变迁,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饭蔬食饮水,曲肱谢游遨”直接表达了诗人选择清贫生活,拒绝世俗诱惑的决心。
最后两句“汶上去不顾,陋巷贫绝交”表明诗人宁愿远离繁华,也不愿在贫贱中失去真挚的友情。“徒闻武城宰,割鸡以牛刀”以讽刺的口吻,批评那些小题大做、滥用权力的行为,如武城宰用宰杀鸡的方式显示自己的权势。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钟王去我忽千岁,字体变怪少复真。
虫文鸟迹久不见,尘姿俗态空纷纷。
迩来继者谁独步,前有秃张后醉素。
词林秘府顷见之,令我啧啧生远慕。
君家此本尤清妍,神奇老笔真可传。
颓墙败壁霹雳死,枯桧古柏蛟龙缠。
秋蛇春蚓未易得,见尔为尔重嗟惜,宝之不翅圭与璧。
烦君收取谨护藏,莫遣风雷化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