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麟山前江水平,卧麟山下望行云。
山云山柳岁时好,江水江花颜色新。
长江西来流不尽,东到沧海无回津。
我欲登临问兴废,今时不见古时人。
卧麟山前江水平,卧麟山下望行云。
山云山柳岁时好,江水江花颜色新。
长江西来流不尽,东到沧海无回津。
我欲登临问兴废,今时不见古时人。
此诗《四见亭》由元代诗人观音奴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山水画卷。首句“卧麟山前江水平”,以平和之态引入画面,仿佛是诗人静卧于山前,凝视着平静的江面,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接着“卧麟山下望行云”,视线从山前转向山下,云彩在空中缓缓飘动,与山、水形成和谐的画面。
“山云山柳岁时好,江水江花颜色新”两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山间的云雾与山下的柳树相映成趣,展现出四季更迭的美好;江面上的花朵则在水中绽放,色彩鲜艳,为静谧的江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
“长江西来流不尽,东到沧海无回津”两句,将视角拉远,以长江的奔流不息象征时间的永恒与生命的延续,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世事的变迁。长江自西向东,最终汇入大海,却无回头之路,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最后,“我欲登临问兴废,今时不见古时人”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他想要登上高处,询问这片土地上的兴衰往事,却发现如今已非往昔,再也见不到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这种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学思考。
综上所述,《四见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图景,并巧妙地融入了对时间、生命、历史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昨夜西风吹折千林梢,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
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
半枯半活几个擫蓓蕾,欲开未开数点含香苞。
纵使画工奇妙也缩手,我爱清香故把新诗嘲。
官闲屏骑从,意行无涧冈。
青山尽处山口转,清溪宛与青山长。
古城尚隔叔虞庙,水气先入单衣凉。
溪行不十里,乔木森千章。
灵泉万古流不竭,荡云沃日摇精光。
素月落圆甃,青天入方塘。
棹歌中流箫鼓发,击波惊起双鸳鸯。
脚踏船舷掖两生,明月照我欹巾裳。
两生为我歌,与子嚼一觞。
兴来洒墨三四行,使汝名似湛辈香。
歌罢忽惆怅,欲归且徜徉。
清风明月本自无尽藏,青山绿水何处非吾乡。
世閒风波老可畏,物外日月初不忙。
安得此溪化作百斛酒,狂吟大醉三万六千场。
一朝忽骑赤鳞去,归来晋溪流水依旧空茫茫。
觥船相对百分空,京口追随似梦中。
落纸云烟君似旧,盈巾霜雪我成翁。
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领略溪山须妙语,小迂旌节上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