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时秦君举进士不得·其三》
《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时秦君举进士不得·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得丧秋毫久已冥,不须闻此气峥嵘。

何妨却伴参寥子,无数新诗咳唾成。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题目为《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其三》。诗人以轻松的口吻表达对朋友秦太虚落第的心情。"得丧秋毫久已冥",意指对于世俗的得失荣辱已经看得很淡,心境如秋天毫毛般细微的变化都难以察觉。"不须闻此气峥嵘",进一步强调无需为一时的挫折而感到气概非凡或沮丧,暗示诗人认为这种心态更为成熟和超脱。

"何妨却伴参寥子",参寥子是诗人的朋友,诗人建议秦太虚不妨像参寥子那样,以豁达的态度面对失意,与好友相伴,共度时光。"无数新诗咳唾成",则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友情的交流中,他们可以随意地吟咏诗歌,将失意化作创作的动力,展现出诗人对友情的深厚和对文学创作的热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苏轼对人生得失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鼓励,具有积极的人生哲理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寄悼浦江吴县令清翁

曾于诗里识清名,几夜吟看婺女星。

番令宅前花未盛,延陵墓上草先青。

灯摇残月佳人哭,碑立斜阳御史铭。

一纸哀歌和泪寄,山高水远树冥冥。

(0)

送周伯旸之馀姚

佳友难为别,何时重盍簪。

客衣黄叶满,书屋白云深。

落月生离梦,寒蛩助越吟。

抱琴从此去,虞氏有遗音。

(0)

送张集父分教越之上虞

此去横经涉远途,三江烟雨晚潮初。

颛孙岂是贪求禄,郑老从来爱读书。

驻马晓吟曹庙桧,倚船时看舜乡鱼。

顾予挟册曾游此,故旧相逢为起居。

(0)

鹧鸪天·其八寿子似,时摄事城中

上巳风光好放怀。忆君犹未看花回。

茂林映带谁家竹,曲水流传第几杯。

摛锦绣,写琼瑰。长年富贵属多才。

要知此日生男好,曾有周公祓禊来。

(0)

贺新郎·其二题赵兼善东山园小鲁亭

下马东山路。恍临风、周情孔思,悠然千古。

寂寞东家丘何在,缥缈危亭小鲁。

试重上、岩岩高处。

更忆公归西悲日,正濛濛、陌上多零雨。

嗟费却,几章句。谢安雅志还成趣。

记风流、中年怀抱,长携歌舞。

政尔良难君臣事,晚听秦筝声苦。

快满眼、松篁千亩。

把似渠垂功名泪,算何如、且作溪山主。

双白鸟,又飞去。

(0)

南乡子.庆周氏旌表

无处著春光。天上飞来诏十行。

父老欢呼童稚舞,前江。千载周家孝义乡。

草木尽芬芳。更觉溪头水也香。

我道乌头门侧畔,诸郎。准备他年昼锦堂。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