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无菊斗残芳,惊眼梅花恰满霜。
老子西林三两树,期君长为恼花光。
街头无菊斗残芳,惊眼梅花恰满霜。
老子西林三两树,期君长为恼花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病榻,却仍心系自然之美的独特心境。首句“街头无菊斗残芳”以对比手法,将街头凋零的景象与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巧妙结合,流露出一种虽处逆境而不失高雅情怀的态度。次句“惊眼梅花恰满霜”则通过视觉冲击,展现了冬日里梅花傲霜绽放的坚韧与美丽,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生命中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
后两句“老子西林三两树,期君长为恼花光”,诗人直接表达了对自然界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他想象着在西林之中,那三两株梅花正盛放,仿佛是专为他而开,等待着他康复归来,共赏这花光美景。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蕴含了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观态度的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面对困境时的超然境界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吾闻古人重述德,显扬自是子孙职。
鼎铭况有称美例,留与后人作矜式。
林君有录号诵芬,远随雁足广徵文。
?以新诗灿珠玉,题辞和韵日纷纭。
老我颓唐无一字,数劳双鲤迢迢至。
五日画水十日石,岂有王宰留名意。
君家累世盛书香,附增廪贡姓名扬。
鹿鸣宴上还分席,枢曹学博尽才良。
陵谷变迁制度改,大中小学续前光。
君更琴堂开昼锦,煌煌墨绶垂铜章。
且喜馀庆承积善,黄巾不犯郑公乡。
披录读诗一长叹,吉凶还凭先泽判。
由来祸福本无门,休徵咎徵徒月旦。
善善从长共表彰,永作家乘史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