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正己赴调》
《送陈正己赴调》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一寸丹心百念更,满簪华发万人惊。

闲抛岁月供书册,长把饥寒为友生。

此事不轻身出处,诸公可念政和平。

昔藏名字依沅水,今逐帆樯觐汉京。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chénzhèngtiáo
sòng / xiàngānshì

cùndānxīnbǎiniàngèngmǎnzānhuáwànrénjīng

xiánpāosuìyuègòngshūchánghánwèiyǒushēng

shìjīngshēnchūchùzhūgōngniànzhèngpíng

cángmíngyuánshuǐlìngzhúfānqiángjìnhànjīng

注释
丹心:赤诚的心。
百念:无数思绪。
华发:白发。
闲抛:随意抛洒。
书册:书卷。
饥寒:饥饿和寒冷。
出处:去留。
政和平:国家的安宁与和谐。
沅水:湖南沅江。
汉京:汉朝京城,这里指当时的首都。
翻译
一颗赤诚的心承载着无数思绪,满头白发让人惊讶。
把时光随意抛洒在书卷间,常将饥饿和寒冷视为朋友的生活。
对待这样的大事,不能轻易决定去留,希望各位能考虑国家的安宁与和谐。
过去我隐姓埋名依靠沅水,如今乘船前往京城寻求发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送陈正己赴调》。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陈正己即将离任赴任的深深感慨。首句“一寸丹心百念更”,以“一寸丹心”形容陈正己的忠诚和坚定,而“百念更”则展现出他对未来的忧虑和复杂心情。次句“满簪华发万人惊”,通过描绘友人满头白发的形象,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他经历的沧桑,让人为之动容。

第三句“闲抛岁月供书册”,表达了陈正己过去可能为了公务或学问,牺牲了许多个人时光。第四句“长把饥寒为友生”,则体现了他关心民生疾苦,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情怀。第五、六句“此事不轻身出处,诸公可念政和平”,是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扬,希望他在新的岗位上继续秉持公正和平的原则。

最后两句“昔藏名字依沅水,今逐帆樯觐汉京”,回忆了陈正己过去的隐居生活,如今他乘船前往京城任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人的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赞美了友人的品性,也寄寓了对友人仕途的期许,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寄山人徐灵晖

只隔烟霞数里间,本期还往共幽闲。

宁知逸羽飞相背,我入山来君出山。

(0)

句·其八

孤舟半夜雨,上国十年心。

(0)

兢兢骄侈戒,誓不愧周官。

(0)

次韵奉酬丹元先生

金华紫烟客,来作牧羊儿。

至言初无文,寻绎自成诗。

二景入妙解,元气含烟词。

怜我鬣苍浪,黄埃眩虫丝。

劝解冠上缨,一濯含风漪。

摄身列缺外,倒蹑蜿蜒鬐。

维斗错明珠,望舒耿脩眉。

真游无疆界,浩荡天风吹。

(0)

次韵邢敦夫秋怀十首·其一

驱车陟高丘,却望大梁圻。

驰道入双阙,勾陈连太微。

夷门壮下属,清洛相因依。

美哉吾党士,皋卨良可希。

(0)

题金华山寺壁

鸾鹤同为汗漫游,天风吹散下沧洲。

金华有路通元气,水绕高寒不断流。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