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徐制参挽歌·其一》
《徐制参挽歌·其一》全文
宋 / 王柏   形式: 古风

北风高兮岁律将残,望东陇兮目断旌丹。

有美君子兮揽众芳而自饰,直哉惟清兮不亢不激。

郁十五年之朝望兮,仅彯缨于列院。

参幕府以自诡兮,乃劬劬而忘倦。

宜表世而厉俗兮,曷止于斯。

灵辰不留兮,祖奠载期。薤歌之一章兮,孰不孔悲。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柏所作,名为《徐制参挽歌(其一)》。王柏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文学造诣,在诗中展现了对友人之死的深切哀悼和怀念。

首句“北风高兮岁律将残,望东陇兮目断旌丹”描绘了一幅秋末萧瑟的景象,北风呼啸,年关将尽,诗人遥望东陇,心中充满了对逝去时光和远方美好事物的无限思念。

“有美君子兮揽众芳而自饰,直哉惟清兮不亢不激”中的“美君子”,通常指的是品德高尚、才华横溢之人。这里诗人赞颂这位君子能够吸取众所长短,以此修养自己,既保持了纯正不染,又不过于极端。

接下来的“郁十五年之朝望兮,仅彯缨于列院”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在这漫长的十五年里,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只是这些愿景如同破碎的丝缕,零散无序。

“参幕府以自诡兮,乃劬劬而忘倦”则表明诗人在朝廷任职期间,不断地以工作来欺骗自己,以此来掩饰内心的孤独和疲惫,但却始终不能真正摆脱这份辛劳。

“宜表世而厉俗兮,曷止于斯”中的“宜表世”是指应对世道的期待,而“厉俗”则意味着诗人对于世态炎凉持有一种批判和超越的情感。这里诗人表达了希望自己的文学作品能够流传后世,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抵抗。

最后,“灵辰不留兮,祖奠载期”中“灵辰”可解作美好时光,而“祖奠”则是指先辈遗留下来的典章制度。诗人感慨于光阴似箭,不愿意看到这些宝贵的传统和记忆随风而逝。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岁月的追怀,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美好事物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切思念与不舍。王柏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将这种哀愁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介绍
王柏

王柏
朝代:宋   字:会之   籍贯:婺州金华   生辰:1197-1274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猜你喜欢

寄张广平助甫六首·其三

蛾眉萧飒不禁寒,青镜流年懒自看。

大有丛台歌舞在,莫将行步怨邯郸。

(0)

戏为登州歌四章·其二

十三娇小学搊筝,搊得筝如鸾凤鸣。

却问秦王何处去,不教童女访蓬瀛。

(0)

蓬莱阁后六绝·其二

高城钟鼓唤苍茫,海若镕波浴太阳。

绮色中天徐散尽,空青一点是扶桑。

(0)

于鳞尝为四怀诗寔首余世贞焉其次四寄某某子甲也乃世贞则亦首于鳞馀三人同之寄倍之矣风雨如晦飞龙乖隔每一讽咏泪下绠縻然又有私慰焉于鳞故已挂冠垂当得会耳寄以言托也是不必数子见之·其三怀子相

越王山拥七闽秋,天入东南大海收。

雨后虹霓看不见,何人截取钓鳌钩。

(0)

夏日抱痾十二绝句·其二

传闻三峡下,白雪捲青天。

借得东邻水,潺湲亦可怜。

(0)

出门·其一

出门见青山,殷勤尽一别。

尔自知吾心,悠然竟无答。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