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著眼觑征骖,赖有新诗作指南。
螺髻层层明晚照,蜃楼隐隐倚晴岚。
仲连蹈海齐虚语,鲁叟乘槎亦谩谈。
争似澹庵乘兴往,银山千叠酒微酣。
何人著眼觑征骖,赖有新诗作指南。
螺髻层层明晚照,蜃楼隐隐倚晴岚。
仲连蹈海齐虚语,鲁叟乘槎亦谩谈。
争似澹庵乘兴往,银山千叠酒微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铨所作的《次雷州和朱彧秀才韵时欲渡海》。诗中,诗人以观察远行马车(征骖)的人为引子,表达了对友人朱彧秀才即将渡海的关切和对旅途的想象。他赞赏朱彧的新诗如同指南,指引前行。
"螺髻层层明晚照"描绘了夕阳下海面波光粼粼的景象,犹如螺髻般层次分明,映照着傍晚的余晖。"蜃楼隐隐倚晴岚"则借蜃楼之景,象征远方的希望,它在晴朗的山岚中若隐若现,暗示了旅途中的奇幻与未知。
诗人引用了两个典故,"仲连蹈海"和"鲁叟乘槎",前者来自《史记·刺客列传》中田光的故事,后者源自《博物志》中的神话,以此强调朱彧的壮志豪情和冒险精神,同时也暗示这些传说般的壮举可能只是空谈。
最后,诗人建议朱彧不如效仿自己,乘兴前往,享受如银山般的美景,带着微醺的酒意,显得洒脱而富有诗意。整首诗寓含了对友人的鼓励和对旅途的期待,展现出浓厚的友情和对自由探索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