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邓成彦病以诗来问所以治病者作诗答之》
《邓成彦病以诗来问所以治病者作诗答之》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古风

四大假合初不真,筋脉缠络相依因。

□□□□类芭蕉,须臾变灭如浮云。

风寒暑湿起众疾,痛楚展转劳吟呻。

医工对治巧用药,分别佐使甘酸辛。

须知病者谁受病,其中必有不病人。

于斯荐取自调伏,沈痾消散如埃尘。

本来面目只一体,安用更分精与神。

欲识其中不病者,即是毗卢清净身。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邓成彦病以诗来问所以治病者作诗答之》。诗中探讨了疾病与健康的关系,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哲学思考。

诗的开头提到“四大假合初不真”,指出身体是由四大元素(地、水、火、风)构成的假象,并非永恒不变的真实存在。接着,诗人以“筋脉缠络相依因”描绘了人体内部复杂而相互关联的结构,如同芭蕉叶脉般交织。随后,通过“须臾变灭如浮云”和“风寒暑湿起众疾”等句子,形象地描述了疾病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产生并影响个体健康,以及外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接下来,“医工对治巧用药”部分,诗人赞扬了医生运用药物进行治疗的智慧与技巧。通过“分别佐使甘酸辛”强调了药物配伍的重要性,以及不同药性对人体的不同作用。诗人在此处提出“须知病者谁受病,其中必有不病人”的观点,暗示了疾病的根源可能并非完全在于身体本身,而是包含了心理、精神层面的因素。

最后,诗人通过“于斯荐取自调伏,沈痾消散如埃尘”表达了通过自我调适和内心平静,可以达到疾病痊愈的效果。他进一步阐述了“本来面目只一体,安用更分精与神”的哲理,即人的本质是统一的整体,不应过分区分肉体与精神。最后,“欲识其中不病者,即是毗卢清净身”则点明了真正的健康状态,即内心纯净、无病无患的状态,如同佛教中毗卢遮那佛的清净之身。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医学治疗的深刻理解,也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考,引导读者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理解健康与疾病。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醉蓬莱.廷评庆寿

漏新春消耗,柳眼微青,素梅犹小。

帘幕轻寒,引炉烟袅袅。

凤管雍容,雁筝清切,对绮筵呈妙。

此际欢虞,门庭自有,辉光荣耀。

庆事难逢,世间须信,八十遐龄,古来稀少。

况偶佳辰,是桑弧曾表。

满奉金觥,暂停牙板,听雅歌精祷。

惟愿增高,龟年鹤算,鸿恩紫诏。

(0)

又次韵答克修

前回藜杖绕芳郊,底处梅花出好梢。

野彴低横盈尺水,竹篱深护数家茅。

春风桃李成生客,腊雪松筠是故交。

剩欲再携樽酒去,柴门应复许人敲。

(0)

瀼西亭即事

危亭曲槛俯溪流,去去来来渡口舟。

微雨不妨人刈麦,轻烟正可客垂钩。

(0)

荷·其二

莲未开时香在叶,他花纵好叶无香。

制衣未入骚人手,象鼻何妨吸酒光。

(0)

右九.浣溪沙.八首·其三

宿雨潜回海宇春。晓风徐散日边云。

熙熙人意一番新。

破睡海棠能媚客,舞风垂柳似招人。

春衫归去马蹄轻。

(0)

黄山杂咏.祥符寺

云水最饶处,轮蹄无到时。

夜蟾生佛面,春雪印僧眉。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