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怀李敬子》
《怀李敬子》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此士今徐孺,柴扉肯妄开。

空闻羔雁去,不见凤麟来。

庐阜寻僧出,东湖赴讲回。

何由操杖屦,林下再相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怀huáijìng
sòng / liúzhuāng

shìjīncháifēikěnwàngkāi

kōngwéngāoyànjiànfènglínlái

xúnsēngchūdōngjiǎnghuí

yóucāozhànglínxiàzàixiāngpéi

翻译
这位当今的贤士,柴门是否愿意随意打开。
只听见信使的问候声远去,却未见有杰出人才来访。
他从庐山的寺庙寻找僧侣归来,又匆匆赶往东湖听讲返回。
我如何能手持杖履,再次在林中与他相伴。
注释
此士:这位贤士。
徐孺:指有德行的人。
柴扉:简陋的木门。
妄开:随意打开。
羔雁:古代用于传达书信的使者,如信使。
凤麟:比喻杰出的人才。
庐阜:庐山。
僧:僧侣。
出:外出。
东湖:地名,可能指某处讲座或学府。
赴讲:前往听讲。
杖屦:手杖和鞋子,代指出行。
林下:指隐居或自然环境。
再相陪:再次相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喧嚣与高洁脱俗之间选择后者的情感态度。

"此士今徐孺,柴扉肯妄开" 一句,以“士”自指,表明诗人现处于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不再轻易地为外界之事所动。门扉紧闭,拒绝外界干扰,守护内心的宁静。

接下来的 "空闻羔雁去,不见凤麟来",通过听见野鸭飞去而未见仙鸟凤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喧嚣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差异。世间繁华如野鸭之声,皆为虚幻,而精神上的高洁理想——凤麟,则难以一见。

"庐阜寻僧出,东湖赴讲回" 此句则描绘诗人在自然中寻访佛法的生活片段。庐阜(即庐山)为古代高僧居所,东湖则是修行之地。这两处地点都是精神寄托之所,表明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有着根本的不同。

最后一句 "何由操杖屦,林下再相陪" 中,“操杖”指的是持拂尘的僧人,“屦”是草鞋,这里暗示了诗人对于出家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共鸣。林下之地,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也是精神修炼的所在。再次相陪,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归属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至高无上的主题。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题湖州画像

面有忧民色,天知报国心。

三年风月少,两鬓雪霜深。

更莫留形迹,何曾废古今。

不如随我去,相伴老山林。

(0)

蝶恋花·其四

万里无云秋色静。上下天光,共水交辉映。

坐对冰轮心目莹。此身不在尘寰境。

扑漉文禽飞不定。勾引离人,分外添归兴。

来往悠悠重记省。夜阑人散花移影。

(0)

柳梢青·其十四

灼灼红榴,垂垂绿柳,庭户清和。

罗绮香中,十分春酒,几叠高歌。遐龄欲问如何。

记平日、阴功数多。千载今朝,笑看池面,龟戏青荷。

(0)

夜行船·其三周三五

宝髻双垂烟一缕。年纪小、未周三五。

压一精神,出群标格,偏向众中翘楚。

记得谯门初见处。禁不定、乱魂飞去。

掌托鞋儿,肩拖裙子,悔不做、闲男女。

(0)

次黄山中山居韵·其一

山居无一事,所得趣何深。

阅世秋声赋,存心夜气箴。

步徐携葛杖,兴逸鼓嵇琴。

最喜疏篱下,悠然见翠岑。

(0)

上赵相公·其二

彻骨清贫颇自怜,生涯淡薄只随缘。

搜罗景象画多趣,抖擞襟期诗几篇。

毛颖漫供烟雨耒,石泓聊当稻粱田。

化炉倘赐甄陶意,便是人生际遇年。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