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散虚堂静,风帘倦不钩。
松篁明夜月,枕簟入清秋。
亲老兼多病,身孤更远游。
未应中宿鸟,相对尚啁啾。
客散虚堂静,风帘倦不钩。
松篁明夜月,枕簟入清秋。
亲老兼多病,身孤更远游。
未应中宿鸟,相对尚啁啾。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客散后的寂静场景。"客散虚堂静",形象地写出客人离去后,空荡荡的厅堂显得格外宁静。"风帘倦不钩",暗示着主人因疲倦而懒得挂起窗帘,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落寞和孤独的气氛。
"松篁明夜月",诗人通过松树和竹林在明亮月光下的景象,展现出清冷而幽深的意境,增添了夜晚的静谧感。"枕簟入清秋",则直接点出季节,凉意袭人的清秋之夜,让人感受到诗人心中的孤寂和对家人的思念。
"亲老兼多病,身孤更远游",诗人表达了对年迈体弱亲人的担忧,以及自己身处异乡、形单影只的境况,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无奈。最后,"未应中宿鸟,相对尚啁啾"以鸟鸣声作结,反衬出人声寂寥,诗人与鸟儿相对,更显其孤独无依,余音袅袅,引人深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客居他乡时的孤寂心境和对家人的牵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