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拂霓裳.冬夜观剧》
《拂霓裳.冬夜观剧》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拂霓裳

酿寒天,六街皓月荡成烟。

腰鼓闹,腾腾雨点打来圆。

银灯笼暮霭,铁拨迸秋泉。映婵娟。

想后堂、笑语总群仙。教坊绝艺,一队怀智龟年。

君不醉,风光孤负十分妍。

醉馀偏惹恨,归去不成眠。

忽凄然,怅桐花、一树翠帘前。

(0)
鉴赏

这首《拂霓裳·冬夜观剧》描绘了冬夜观剧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酿寒天”,开篇即以“酿”字形象地描绘出冬日寒冷的氛围,仿佛寒气在空气中酝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意境。“六街皓月荡成烟”,皓月当空,月光洒满街道,如同轻烟般弥漫,展现出冬夜的宁静与美丽。“腰鼓闹,腾腾雨点打来圆”,腰鼓声喧闹,仿佛雨点般密集而有节奏地落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美。“银灯笼暮霭,铁拨迸秋泉”,银色的灯笼在薄雾中闪烁,铁拨弹奏的声音如同秋泉潺潺,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映婵娟。想后堂、笑语总群仙”,月光下的女子如嫦娥般美丽,想象着她们在后堂欢聚,笑声如仙乐般飘扬。“教坊绝艺,一队怀智龟年”,教坊中的表演者技艺高超,如同智慧的龟年一般,展现了古代艺术的魅力。“君不醉,风光孤负十分妍”,即使没有沉醉于美酒之中,这美丽的风光也足以让人感到遗憾。“醉馀偏惹恨,归去不成眠”,酒醒之后,心中滋生出遗憾与忧愁,难以入眠。“忽凄然,怅桐花、一树翠帘前”,突然间感到凄凉,望着窗外一树的桐花,仿佛翠帘前的景色,充满了淡淡的哀愁。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夜观剧时的场景与情感,既有对艺术美的赞叹,也有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寄南安李使君三章·其三

如闻舍策已蹁跹,神物护持非药痊。

为州莫漫贪良酝,把节何迟复旧毡。

但期米许频仍乞,敢望舟同缥缈仙。

别久未能成一诣,故怜终日泥陈编。

(0)

寄审知并属彦博三首·其二

地迥林逃斫,湖深水易平。

邻多为圃住,门有趁虚行。

游钓昔爱此,林庐曾属情。

谁欤二亩乞,已矣一枝营。

(0)

寄李舒州·其一

剩欲寄书兼寄诗,病馀殊觉不能支。

西山南浦风前恨,皖水灊山天外思。

四海旧知宁我识,百年深契舍公谁。

自违门第秋重老,华发萧萧异别时。

(0)

寄吴吏部三首·其一

捩眼看翱翔,经年尚省郎。

诏除应迩日,传播未遐方。

渺渺山连蜀,滔滔水接湘。

有怀虽昼夜,其奈道涂长。

(0)

真游觅唐德舆题诗不见有怀其人八首·其三

月上侵衣薄,风来飒鬓秋。

有觞宽偪仄,无意计沈浮。

谁念千山底,深怀二老游。

更阑竟忘寝,诗就不成讴。

(0)

真游觅唐德舆题诗不见有怀其人八首·其六

一纸日边裁,千山徼外开。

所同惟甲子,绝异是人才。

学问须传授,君家有自来。

嗟余独何者,道阻乃从洄。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