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木生寒霭,高轩过夕阳。
惠风仍缟带,幽事惬青裳。
客有天台赋,梅分水部香。
自怜衡泌欸,蒲芡待相将。
落木生寒霭,高轩过夕阳。
惠风仍缟带,幽事惬青裳。
客有天台赋,梅分水部香。
自怜衡泌欸,蒲芡待相将。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池边聚会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季节氛围和人文气息。首联“落木生寒霭,高轩过夕阳”,以“落木”、“寒霭”、“高轩”、“夕阳”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冬日傍晚的景象,寒气渐浓,夕阳西下,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
接着,“惠风仍缟带,幽事惬青裳”,通过“惠风”与“缟带”的对比,以及“幽事”与“青裳”的搭配,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这里的“惠风”指的是和煦的春风,而“缟带”则可能象征着纯洁或轻盈,两者结合,既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映射了诗人的情感状态。
“客有天台赋,梅分水部香”,这一联巧妙地引用了古代文人的典故,借“天台赋”和“水部香”来赞美来访的客人,同时也暗含了对梅花香气的赞赏,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增添了文人雅趣。
最后,“自怜衡泌欸,蒲芡待相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自省,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衡泌”可能是指衡山与泌水,这里用以比喻自己的生活境遇;“蒲芡”则是江南常见的食材,暗示了诗人对相聚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整句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对相聚的渴望,使得全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深厚的人情味。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日聚会的温馨画卷,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何处邀君话别情,寒山木落月华清。
莫愁今夜无诗思,已听秋猿第一声。
湘月蘋风乍畅襟,烛前江水练千寻。
新秋宋玉能为赋,永夕袁安好共吟。
辇下翠蛾须强展,尊中绿蚁且徐斟。
汀沙渐有珠凝露,缓棹兰桡任夜深。
襄阳青山郭,汉江白铜堤。
谢公领兹郡,山水无尘泥。
铁马万霜雪,绛旗千虹霓。
风漪参差泛,石板重叠跻。
旧泪不复堕,新欢居然齐。
还耕竟原野,归老相扶携。
物色增暧暧,寒芳更萋萋。
渊清有遐略,高躅无近蹊。
即此富苍翠,自然引翔栖。
曩游常抱忆,夙好今尚暌。
愿言从逸辔,暇日凌清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