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此头颅百念灰,又看日影过庭槐。
倦凭木榻学僧定,静掩蓬门为客开。
兰有幽香时一至,蝶无宿约忽双来。
眼前逸趣何曾少,不待山中更剪莱。
顾此头颅百念灰,又看日影过庭槐。
倦凭木榻学僧定,静掩蓬门为客开。
兰有幽香时一至,蝶无宿约忽双来。
眼前逸趣何曾少,不待山中更剪莱。
这首清代诗人李经述的《夏日即事(其二)》描绘了夏日闲居的生活情景,充满了淡泊与宁静的意趣。首句“顾此头颅百念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超脱,将心中种种思绪比作成灰烬,显示出内心的平静。次句“又看日影过庭槐”描绘出夏日阳光透过庭院老槐树的光影,流露出时光流转的自然之美。
“倦凭木榻学僧定”写诗人疲倦时倚着木榻修习禅定,寻求心灵的安宁,颇有出尘之感。“静掩蓬门为客开”则展现出诗人虽身在陋室,却愿意为来访的朋友打开门扉,体现了他的热情好客和淡泊人生态度。
“兰有幽香时一至,蝶无宿约忽双来”通过兰花的幽香和不期而至的蝴蝶,寓言了生活的偶然与惊喜,增添了生活情趣。“眼前逸趣何曾少”强调即使身处平凡之中,诗人也能发现身边的乐趣,不需追求山林隐逸的生活。
最后,“不待山中更剪莱”以自嘲的口吻,表示自己无需去山中劳作,表明他对现世生活的满足和享受,整首诗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情怀。
雁门太守能爱贤,麟阁书生亦投笔。
宁唯玉剑报知己,更有龙韬佐师律。
别马连嘶出御沟,家人几夜望刀头。
燕南春草伤心色,蓟北黄云满眼愁。
闻道轻生能击虏,何嗟少壮不封侯。
紫泥何日到沧州,笑向东阳沈隐侯。
黛色晴峰云外出,縠文江水县前流。
使臣自欲论公道,才子非关厌薄游。
溪畔秋兰虽可佩,知君不得少停舟。
沧溟深绝阔,西岸郭东门。
弋者罗夷鸟,桴人思峤猿。
威棱高腊冽,煦育极春温。
陂淀封疆内,蒹葭壁垒根。
摇鞞边地脉,愁箭虎狼魂。
水县卖纱市,盐田煮海村。
枝条分御叶,家世食唐恩。
武可纵横讲,功从战伐论。
天涯生月片,屿顶涌泉源。
非是泥池物,方因雷雨尊。
沈谋藏未露,邻境帖无喧。
青冢骄回鹘,萧关陷吐蕃。
何时霖岁旱,早晚雪邦冤。
迢遰瞻旌纛,浮阳寄咏言。
孤策迟回洛水湄,孤禽嘹唳幸人知。
嵩岳望中常待我,河梁欲上未题诗。
新秋爱月愁多雨,古观逢仙看尽棋。
微眇此来将敢问,凤凰何日定归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