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拜星月慢.和樊山七夕词》
《拜星月慢.和樊山七夕词》全文
清 / 王闿运   形式: 词

绮思年年,离情处处,惯别浑成闲事。

海上风波,惹新亭悲泪。

料今岁,不如唐宫露盘花水,只是爆声传喜。

那用乞灵,看群儿自贵。叹山中,自有悲秋意。

被词人、拉入愁城底。一曲新吟,在啼螀声里。

如今好久住神仙地。岂不肯、挽尽银河水。

且付与、织剩余丝,织人间锦字。

(0)
鉴赏

这首《拜星月慢·和樊山七夕词》是晚清词人王闿运的作品,以七夕为背景,表达了词人的离别之情和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绮思年年,离情处处”直接点出词人心中的绵长思念和频繁的离别,仿佛已成为日常之事。“海上风波,惹新亭悲泪”则借海上风浪象征人生的波折,新亭之泪寓示着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接下来,“料今岁,不如唐宫露盘花水,只是爆声传喜”暗示了词人对现今生活的不如意,与唐代宫廷的繁华相比,只剩下节日的烟火气。“那用乞灵,看群儿自贵”流露出对世俗名利的不屑,转而寄情于自然和诗词创作。

“叹山中,自有悲秋意”表达了词人对山水之间的孤独和对秋天的感伤,而“被词人、拉入愁城底”则揭示了词人深陷愁苦之中。“一曲新吟,在啼螀声里”描绘了在蝉鸣声中吟唱新词的场景,更显凄凉。

结尾“如今好久住神仙地”暗指词人渴望超脱尘世,但又无法完全割舍。“岂不肯、挽尽银河水”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情感的追求,而“且付与、织剩余丝,织人间锦字”则寓意将心中的思绪编织成美丽的诗词,留给后人。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七夕的描绘,展现了词人的人生感慨和艺术追求。

作者介绍
王闿运

王闿运
朝代:清   字:壬秋   号:湘绮   籍贯:咸丰二年(1852)举   生辰:kǎi)运(1833—1916

王闿(kǎi)运(1833—1916)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猜你喜欢

舟中望慧山

一峰漏晴曦,一峰白云翳。

须臾日过峰,并入空濛际。

云净日散煇,山转峰殊势。

峰峰自联绵,婉与行舟会。

何必携屐登,空翠妙远睇。

山坳树一丛,茅屋孤烟闭。

此中傥有人,今我渺幽契。

(0)

秋怀

落叶下庭除,凉风被原野。

四顾何泬寥,万象空潇洒。

秋士例悲秋,含凄向谁写。

黄菊惨不芳,采之不盈把。

邻不来二仲,谁与倾三雅。

秃笔黯无光,哦诗亦聊且。

不辞拥鼻苦,所伤和歌寡。

明月恰有情,徐徐下檐瓦。

起舞招明月,徘徊月之下。

月来复月去,中庭露华泻。

(0)

自丹阳至吴门过无锡登惠山啜泉爱其清幽返舟赋此

浮云度江来,飘然带秋色。

见山即恋岫,遂如受山客。

况兹嶂崿深,窈窕入幽积。

苍崖荡翠微,林光瀁空碧。

清气满吴关,江城正烟夕。

搴萝挹飞泉,依松蹑峭迹。

爱此陵缅新,怀有周旋惜。

宛若情深人,初识已脉脉。

回首怅峰峦,登舻杳相隔。

(0)

再至苍梧呈介石

欲归犹未得,黄叶已纷纷。

多病难为客,无成又访君。

孤鸿天外唳,游子夜中闻。

身计何年遂,相期入峤云。

(0)

送戴兰江观察赴任南河

绣衣持节赋将离,几载秋曹得所师。

治狱争夸于定国,浚渠还借郑当时。

栽培南国棠千树,惆怅西风酒一卮。

瓠子安澜频奏续,好凭双鲤寄相思。

(0)

宿东科尔寺

梦醒招提境,烟岚聚小楼。

一峰寒受月,万木夜生秋。

薄酒难成醉,清笳易动愁。

卧听清梵静,身世笑浮鸥。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