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思年年,离情处处,惯别浑成闲事。
海上风波,惹新亭悲泪。
料今岁,不如唐宫露盘花水,只是爆声传喜。
那用乞灵,看群儿自贵。叹山中,自有悲秋意。
被词人、拉入愁城底。一曲新吟,在啼螀声里。
如今好久住神仙地。岂不肯、挽尽银河水。
且付与、织剩余丝,织人间锦字。
绮思年年,离情处处,惯别浑成闲事。
海上风波,惹新亭悲泪。
料今岁,不如唐宫露盘花水,只是爆声传喜。
那用乞灵,看群儿自贵。叹山中,自有悲秋意。
被词人、拉入愁城底。一曲新吟,在啼螀声里。
如今好久住神仙地。岂不肯、挽尽银河水。
且付与、织剩余丝,织人间锦字。
这首《拜星月慢·和樊山七夕词》是晚清词人王闿运的作品,以七夕为背景,表达了词人的离别之情和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绮思年年,离情处处”直接点出词人心中的绵长思念和频繁的离别,仿佛已成为日常之事。“海上风波,惹新亭悲泪”则借海上风浪象征人生的波折,新亭之泪寓示着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接下来,“料今岁,不如唐宫露盘花水,只是爆声传喜”暗示了词人对现今生活的不如意,与唐代宫廷的繁华相比,只剩下节日的烟火气。“那用乞灵,看群儿自贵”流露出对世俗名利的不屑,转而寄情于自然和诗词创作。
“叹山中,自有悲秋意”表达了词人对山水之间的孤独和对秋天的感伤,而“被词人、拉入愁城底”则揭示了词人深陷愁苦之中。“一曲新吟,在啼螀声里”描绘了在蝉鸣声中吟唱新词的场景,更显凄凉。
结尾“如今好久住神仙地”暗指词人渴望超脱尘世,但又无法完全割舍。“岂不肯、挽尽银河水”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情感的追求,而“且付与、织剩余丝,织人间锦字”则寓意将心中的思绪编织成美丽的诗词,留给后人。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七夕的描绘,展现了词人的人生感慨和艺术追求。
落叶下庭除,凉风被原野。
四顾何泬寥,万象空潇洒。
秋士例悲秋,含凄向谁写。
黄菊惨不芳,采之不盈把。
邻不来二仲,谁与倾三雅。
秃笔黯无光,哦诗亦聊且。
不辞拥鼻苦,所伤和歌寡。
明月恰有情,徐徐下檐瓦。
起舞招明月,徘徊月之下。
月来复月去,中庭露华泻。
浮云度江来,飘然带秋色。
见山即恋岫,遂如受山客。
况兹嶂崿深,窈窕入幽积。
苍崖荡翠微,林光瀁空碧。
清气满吴关,江城正烟夕。
搴萝挹飞泉,依松蹑峭迹。
爱此陵缅新,怀有周旋惜。
宛若情深人,初识已脉脉。
回首怅峰峦,登舻杳相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