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月朔客建业不得与兄弟上冢之列悲感成诗》
《十月朔客建业不得与兄弟上冢之列悲感成诗》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岁已看成暮,身今未得归。

风尘孤泪尽,霜露寸心违。

南涧新流水,西山旧落晖。

烟松应好在,宿草定成非。

逝水方东去,浮云浪北飞。

危魂先自断,不待更沾衣。

(0)
注释
岁:年龄。
暮:晚年。
身:自身。
归:回家。
风尘:社会纷扰。
孤泪:孤独的泪水。
霜露:寒霜冷露。
违:违背。
南涧:南山的溪涧。
新流水:新的流水声。
西山:西山。
落晖:落日余晖。
烟松:烟雾缭绕的松树。
宿草:过去的草木。
非:不再是。
逝水:流逝的河水。
东去:向东流去。
浮云:浮云。
浪北飞:向北飘飞。
危魂:忧伤的灵魂。
断:断裂。
沾衣:增添悲伤。
翻译
岁月已近晚年,我却未能回家。
风尘中的孤独泪水流尽,寒霜冷露使我心志违背。
南山的新流水声响起,西山的落日余晖已逝。
想那烟雾缭绕的松树应依旧,而宿草恐怕已非昔年。
流逝的河水向东而去,浮云如浪向北飘飞。
我的灵魂已先断裂,无需再为离别之事增添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无法与亲人一同扫墓的深深哀伤。首联"岁已看成暮,身今未得归",写出了时间流逝,岁末将近,而诗人自己却滞留他乡,不能回家的无奈。颔联"风尘孤泪尽,霜露寸心违",通过描绘风尘中的孤独泪水和对故乡霜露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楚和对亲人的牵挂。

颈联"南涧新流水,西山旧落晖"借景抒情,新流的溪水和落日余晖,象征着时光荏苒和家乡的遥远,进一步强化了思乡之情。尾联"烟松应好在,宿草定成非",以烟雾缭绕的松树和长高的野草寄托对故土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人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

最后两联"逝水方东去,浮云浪北飞"运用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无常和漂泊不定,"危魂先自断,不待更沾衣"则直接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悲伤,认为自己的灵魂已经先于身体感到断裂,无需再为离别之事增添更多泪水。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人生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题画八首·其六

隐迹混樵踪,幽居碧涧东。

秋光胜春色,红树白云中。

(0)

初出秣陵赋得·其一

生离死别已声吞,淮水东流万古冤。

今夜石头城下月,何人把酒酹诗魂。

(0)

挽沙阳朱氏·其一

青楼十二敞银屏,长记生前几醉醒。

今日重来人不见,七峰犹似黛眉青。

(0)

将之镡城留别冶城诸彦·其四

荔子花开海雨晴,分㩦同下越王城。

从来送别多愁怨,惟有青山忘却情。

(0)

送贾文学之京

秋风离思正依依,匹马西行向夕晖。

别路远从霄汉去,知君已觉少年稀。

淮边落木南天尽,江上寒云北雁飞。

凤阙朝回春更好,为题尺牍到岩扉。

(0)

送池王二友归剑镡·其一

竹枝歌罢早潮平,把酒离筵感别情。

年少常怀郗诜第,才华独羡马卿名。

镡津柳色迎归棹,螺渚莺声送客程。

良会未穷分散去,好题飞札到岩扃。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