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恐浅深同禹穴,兼云制度象污樽。
窥寻未见泉来路,缅想应穿石裂痕。
片段似冰犹可把,澄清如镜不曾昏。
欲知到底无尘染,堪与吾师比性源。
亦恐浅深同禹穴,兼云制度象污樽。
窥寻未见泉来路,缅想应穿石裂痕。
片段似冰犹可把,澄清如镜不曾昏。
欲知到底无尘染,堪与吾师比性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僧院中的小泉井,通过对泉水和井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与内心世界的宁静。诗中的意象丰富,如“亦恐浅深同禹穴”表明泉水的深邃神秘,不亚于古代大禹治水时的壮观;“兼云制度象污樽”则是对井的结构和历史沧桑的一种比喻,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文明的尊重与怀念。"窥寻未见泉来路,缅想应穿石裂痕"这两句,通过对泉水来源之谜的探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片段似冰犹可把,澄清如镜不曾昏"则描绘了泉水的清冽和井水的明净,形象地将其比作未被世间尘埃所污染的纯洁之物。
最后两句“欲知到底无尘染,堪与吾师比性源”表达了诗人希望了解泉水是否能够始终保持其清澈不变,同时也暗示了对僧院中修行者心性清净的一种赞美和向往。整首诗通过对小泉井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对于自然、历史和禅意的深刻体悟,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的佳作。
河汉风清,庭户夜凉,皓月澄秋时候。
冰鉴乍开,跨海飞来,光掩满天星斗。
四捲珠帘,渐移影、宝阶鸳甃。还又。
看岁岁婵娟,向人依旧。
朱邸高宴簪缨,正歌吹瑶台,舞翻宫袖。
银管竞酬,棣萼相辉,风流古来谁有。
玉笛横空,更听彻、裳霓三奏。难偶。
拚醉倒、参横晓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