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僧院小泉井》
《僧院小泉井》全文
唐 / 方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亦恐浅深同禹穴,兼云制度象污樽。

窥寻未见泉来路,缅想应穿石裂痕。

片段似冰犹可把,澄清如镜不曾昏。

欲知到底无尘染,堪与吾师比性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ēngyuànxiǎoquánjǐng
táng / fānggān

kǒngqiǎnshēntóngxuéjiānyúnzhìxiàngzūn
kuīxúnwèijiànquánlái

miǎnxiǎngyìng穿chuānshílièhén
piànduànbīngyóuchéngqīngjìngcénghūn

zhīdàochénrǎnkānshīxìngyuán

翻译
也担心这井深似禹王治水时的深渊,加上听说其构造类似盛满污物的酒器。
探寻井水来源却看不见泉水路径,遥想它应该是穿过了岩石的裂缝。
水体部分像冰一样可以捧起,清澈得如同镜子从未模糊。
想要知其底部毫无污染,足以与我老师的纯洁本性相媲美。
注释
亦恐:也担心。
浅深:深浅,这里指深度。
禹穴:传说中大禹治水时所挖掘的深洞,比喻极深之处。
兼云:并且听说。
制度:构造,结构。
象污樽:像装满污物的酒器,比喻不洁。
窥寻:探寻,探索。
未见:没有看见。
泉来路:泉水的来源路径。
缅想:遥想,遐想。
应穿:应该穿透。
石裂痕:岩石的裂缝。
片段:这里指水的一部分。
似冰:像冰一样。
犹可把:仍然可以捧起来。
澄清:清澈透明。
如镜:像镜子一样。
不曾昏:从未变得模糊。
欲知:想要知道。
到底:直至最深处。
无尘染:没有被尘埃污染。
堪与:足以与…相比。
吾师:我的老师。
比性源:比较本性源头的纯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僧院中的小泉井,通过对泉水和井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与内心世界的宁静。诗中的意象丰富,如“亦恐浅深同禹穴”表明泉水的深邃神秘,不亚于古代大禹治水时的壮观;“兼云制度象污樽”则是对井的结构和历史沧桑的一种比喻,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文明的尊重与怀念。"窥寻未见泉来路,缅想应穿石裂痕"这两句,通过对泉水来源之谜的探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片段似冰犹可把,澄清如镜不曾昏"则描绘了泉水的清冽和井水的明净,形象地将其比作未被世间尘埃所污染的纯洁之物。

最后两句“欲知到底无尘染,堪与吾师比性源”表达了诗人希望了解泉水是否能够始终保持其清澈不变,同时也暗示了对僧院中修行者心性清净的一种赞美和向往。整首诗通过对小泉井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对于自然、历史和禅意的深刻体悟,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方干

方干
朝代:唐   号:玄英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生辰:809—888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猜你喜欢

炷香至德山

异时闻至德,滴水洗沈冤。

空寂等三世,悟迷同一源。

松杉膏宿雨,楼阁丽朝暾。

犹恨高峰顶,藤萝未得扪。

(0)

谒告得归拜呈内机知府郎官五首·其三

违覆由来讳诡随,民劳未有甚今时。

一分宽受一分赐,喜见留屯奏便宜。

(0)

高宗皇帝挽词·其二

英明如艺祖,慈厚类仁宗。

民隐深忧恻,天骄入益容。

前芳尝北指,鸣镝自回功。

戢动皆时当,居然八政农。

(0)

燕山亭.中秋诸王席上作

河汉风清,庭户夜凉,皓月澄秋时候。

冰鉴乍开,跨海飞来,光掩满天星斗。

四捲珠帘,渐移影、宝阶鸳甃。还又。

看岁岁婵娟,向人依旧。

朱邸高宴簪缨,正歌吹瑶台,舞翻宫袖。

银管竞酬,棣萼相辉,风流古来谁有。

玉笛横空,更听彻、裳霓三奏。难偶。

拚醉倒、参横晓漏。

(0)

谒金门·其二

深院寂。一点春灯衔壁。空说销愁须酒力。

病多禁未得。遥望西楼咫尺。争信今宵思忆。

伴我枕头双泪湿。梧桐秋雨滴。

(0)

宿正觉寺

月落僧窗暗,衾单客梦惊。

鸡鸣催客起,犬吠恶人行。

蓐食事已毕,膏车天未明。

畏涂饥饿岁,哪得事宵征。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