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覆由来讳诡随,民劳未有甚今时。
一分宽受一分赐,喜见留屯奏便宜。
违覆由来讳诡随,民劳未有甚今时。
一分宽受一分赐,喜见留屯奏便宜。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官员程公许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观察和态度。"违覆由来讳诡随"一句,暗示了官场中可能存在的规避实情、曲意逢迎的现象。诗人认为,民众的劳苦在当时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民劳未有甚今时"直接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注,认为当前的民生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重。接下来,诗人提出了一种积极的应对策略,即君主或上级如果能给予人民一分宽容,那么他们就会感到一分恩赐,并且会更加努力地为朝廷效力。
"一分宽受一分赐,喜见留屯奏便宜",这里的"宽受"指的是宽厚对待,"赐"则是指恩惠,"留屯奏便宜"则意味着官员能够灵活处理事务,提出有利于民生的建议。诗人以乐观的态度期待着通过适当的政策调整,改善民生,提高行政效率。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公正施政和体恤民情的呼吁,以及对良好政治氛围的向往。
鹭老秋丝,苹愁暮雪,鬓那不白。
倒柳移栽,如今暗溪碧。
乌衣细语,伤绊惹、茸红曾约。
南陌。
前度刘郎,寻流花踪迹。
朱楼水侧。
雪面波光,汀莲沁颜色。
当时醉近绣箔,夜吟寂。
三十六矶重到,清梦冷云南北。
买钓舟溪上,庆有烟蓑相识。
占春压一。
卷峭寒万里,平沙飞雪。
数点酥钿,凌晓东风□吹裂。
独曳横梢瘦影,入广平、裁冰词笔。
记五湖、清夜推篷,临水一痕月。
何逊扬州旧事,五更梦半醒,胡调吹彻。
若把南枝,图入凌烟,香满玉楼琼阙。
相将初试红盐味,到烟雨、青黄时节。
想雁空、北落冬深,澹墨晚天云阔。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生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