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窗何所见,疏竹杂遥岑。
凉飙思有无,虚檐动萧森。
此兴何由尽,移床入翠阴。
北窗何所见,疏竹杂遥岑。
凉飙思有无,虚檐动萧森。
此兴何由尽,移床入翠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居生活图景。"北窗何所见,疏竹杂遥岑"表达了诗人通过北窗所看到的是稀疏的竹子和远处连绵的山峦,这里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之情。"凉飙思有无,虚檐动萧森"则是诗人感受到了清晨或深夜那清凉的微风,这些微小的声音和感觉让人陷入沉思,但又难以捉摸其中的意境,是有意境还是无意境,这种模糊不定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此兴何由尽,移床入翠阴"表明诗人的情感高涨到达了一个顶点,但这种兴致又似乎随时可能消逝,因此他决定将床移至树荫之下,以便更近距离地享受大自然的赋予。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自然深切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心境。
名山归后掩幽窗,贝叶闻翻百虑降。
可有义能融宝镜,更堪谁共对银缸。
多时栽藕为高社,且自吟诗答大江。
顶相持来须着耳,裴休过后更无双。
华山渭水秀灵钟,半千嘉运诞英雄。
弯弓射杀霸陵虎,用兵髣髴孙吴公。
高郎洒落为元子,天容道骨轩仙风。
虎帐趋庭寒剑气,天边结友敦高风。
下帷默与圣贤对,钩深索隐皆旁通。
肝肠盘屈叠丽锦,心胸洞彻光玲珑。
文章气力长万丈,那应笔梦生春虹。
山僧素有孝基眼,观人虽众无如公。
抵掌快谈恨已晚,区区作别订重逢。
君不见浮粟之水清且幽,斩荆拨草君所谋。
我行当作陆沉士,华轩鹤盖期一至。
一夜清灯数茗杯,寒山世事两徘徊。
秋风触处无高下,行人畏上越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