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名臣皆到此邦,或气节,或文章,能湔瘴雨蛮烟,遂为遐方开景象;
大丈夫别无奇处,曰诗书,曰孝弟,足正人心风俗,始知笃行是经纶。
古名臣皆到此邦,或气节,或文章,能湔瘴雨蛮烟,遂为遐方开景象;
大丈夫别无奇处,曰诗书,曰孝弟,足正人心风俗,始知笃行是经纶。
此联出自清代徐琪所作的《雷州试院联》。通过这副对联,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古代名臣的敬仰以及对大丈夫品质的推崇。
上联“古名臣皆到此邦,或气节,或文章,能湔瘴雨蛮烟,遂为遐方开景象”描绘了古代名臣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畏艰难险阻,深入边远之地,以他们的高尚气节和卓越文才,驱散了瘴气与蛮烟,为偏远地区带来了新的风貌和景象。这里运用了“湔”字,形象地表达了名臣们克服困难、改善环境的功绩,同时也暗含了他们对地方文化的传播与提升。
下联“大丈夫别无奇处,曰诗书,曰孝弟,足正人心风俗,始知笃行是经纶”则强调了作为大丈夫应有的品质——诗书与孝悌。诗书代表了知识与文化,孝悌则是道德与家庭伦理的基础。这两者足以端正人心,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作者认为,真正的智慧和能力并不在于外在的奇技淫巧,而在于内心的修养和实践,即“笃行”,即坚定地实行道德准则和文化传统。
整体来看,这副对联不仅赞美了古代名臣的贡献,也倡导了通过教育和道德实践来改善社会风气的价值观。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的高度关注。
名卿新治第,上宰旧连墙。
槐荫青青叶,星邻两两光。
林花裂锦狭,门路筑沙长。
共引庭间水,交生壁外篁。
鱼窥荐琴石,萤散读书床。
玉帐方怀远,松斋欲就荒。
旌幢今少憩,兰蕙不徒芳。
早晚平狼望,同来举寿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