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业金华贵,归心白鹤孤。
江山依旧在,轩冕向来无。
啸咏谁当共,登临未索扶。
浩然知此乐,迥与世人殊。
儒业金华贵,归心白鹤孤。
江山依旧在,轩冕向来无。
啸咏谁当共,登临未索扶。
浩然知此乐,迥与世人殊。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的《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其一)》。从内容来看,诗人是在送别友人李益回归庐山的场景下所作。
"儒业金华贵,归心白鹤孤。" 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高尚品格和远大的志向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朋友归隐山林的孤独与超脱之情怀。
"江山依旧在,轩冕向来无。" 这里写出自然景观的不变,与人世间荣华富贵、官职高低的变化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某种看法和超然态度。
"啸咏谁当共,登临未索扶。"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景,似乎是在询问与谁一起享受这种高远情怀,同时也表现出一种不需要外界帮助便能自得其乐的境界。
"浩然知此乐,迥与世人殊。"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李益归隐后的感慨和赞美之词,表达了对朋友体悟到的超凡脱俗的生活乐趣的理解,同时也强调了这种乐趣与常人的不同。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于友谊、人生选择以及精神追求的深刻感悟。
世人看山在山下,李侯看山向绝顶。
世人画山画白日,李侯画山摹夜景。
绝顶看山山更奇,夜景摹出人少知。
远山苍苍近山黑,岩树历历汀树微。
天高露下暮潮息,月明一片寒江迟。
藏深乐渊潜,惊定安林栖。
耳绝城市喧,心息声利机。
古人无因驻清景,高侯有笔能夺移。
容翁复作有声画,冥搜天巧为补遗。
后来知有李侯之德高侯画,千年人诵容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