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赠杨夔处士》
《寄赠杨夔处士》全文
唐 / 郑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结茅秪约钓鱼台,溅水鸬鹚去又回。

春卧瓮边听酒熟,露吟庭际待花开。

三江胜景遨游遍,百氏群书讲贯来。

国步未安风雅薄,可能高尚掞天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yángkuíchùshì
táng / zhèng

jiémáozhīyuēdiàotáijiànshuǐyòuhuí
chūnwèngbiāntīngjiǔshú

yíntíngdàihuākāi
sānjiāngshèngjǐngáoyóubiànbǎishìqúnshūjiǎngguànlái

guówèiānfēngbáonénggāoshàngyàntiāncái

注释
结茅:建造茅屋。
秪约:仅限于。
钓鱼台:一处景点。
溅水:水花四溅。
鸬鹚:水鸟,善于捕鱼。
春卧:春天躺着。
瓮边:酒缸旁边。
酒熟:酒酿好。
露吟:月下吟诗。
庭际:庭院之中。
三江:泛指江河。
胜景:美丽的景色。
遨游遍:游历过。
百氏:众多学派。
群书:各种书籍。
讲贯来:广泛学习。
国步:国家命运。
未安:不安定。
风雅:文人雅士的风尚。
薄:减少。
高尚:高尚的才华。
掞天才:施展才智。
翻译
我只在钓鱼台附近搭建茅屋,水花飞溅中鸬鹚来回飞翔。
春天我在酒瓮边躺着听酒酿熟,月夜在庭院中吟诗等待花开。
我已经游遍了三江的美景,博览百家群书。
国家尚未安定,文人墨客的风雅之情淡薄,但我或许能凭借高尚才情贡献力量。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隐逸生活的意趣与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和才华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结茅秪约钓鱼台”,设想在一处幽静之地,以草结屋,靠近水边钓鱼的平静生活。"溅水鸬鹚去又回",水鸟在水中来往自如,增添了一种自然与和谐的氛围。

“春卧瓮边听酒熟”,在春天懒洋洋地躺在陶制的酒器旁,聆听着酒煮熟的声音,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享受和感悟。"露吟庭际待花开",庭院中露珠闪烁,等待着花朵绽放的美好时刻。

“三江胜景遨游遍”,泛指三条河流的美丽风光,无拘无束地漫游于其中。"百氏群书讲贯来",广泛涉猎各种典籍和学问,是诗人博学多识的一种展示。

“国步未安风雅薄”,国家尚在动荡不安之中,而文人的修养与气节却显得尤为重要。"可能高尚掞天才",表达了对那些能够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品格和文学创作的天才人物的赞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隐逸生活和个人学问的追求,以及对于国家前途的关切,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理想主义的情怀。

作者介绍
郑谷

郑谷
朝代:唐   字:守愚   号:“芳林十哲”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生辰:约851~910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猜你喜欢

九江口

路出九江口,山瞻五老峰。

天高飞鹳鹤,浪暖化鱼龙。

极目微茫外,扬帆浩荡中。

观流问源委,巴蜀此相通。

(0)

杨花用丁御史韵

绿杨堤上起鲜飙,无数飞花映日娇。

稍近楼台度帘幕,忽沾杯斝绚琼瑶。

灞陵吟望春偏好,彭泽行寻路匪遥。

照眼适同张绪态,多情浑似小蛮腰。

轻随戏蝶飘邻圃,急送游人过市桥。

村白不禁芒履踏,店香须赴酒家邀。

难收弱絮从衣薄,错认柔丝把鬓撩。

摇荡度江千万里,颠狂辞树两三朝。

残春莫怪犹飞雪,明日重看定化薸。

底事诗人频赋咏,绣衣曾惹上丹霄。

(0)

姚公观澜被里人诬讼死于金陵作诗哀之

双桂楼前不忍过,思君惟有泪成河。

朋游自此相知少,世事从前未悟多。

玉笥冷猿啼树里,金陵白骨返山阿。

一时愤死千年恨,茅茹相连奈否何。

(0)

寄周存诚

百花寺里曾相问,报道携琴正出游。

惆怅不知何日会,蹉跎又是两星周。

黄芦白雁官洲月,古木寒藤玉笥秋。

两地相思千叠意,不堪吟倚夕阳楼。

(0)

寿陈敏学

闻道岩前九节蒲,服之还可上蓬壶。

不劳更问安期诀,政好閒观老子图。

长夏清风生桧柏,老年红日在桑榆。

有时宴客华堂上,一炷沈烟袅鸭炉。

(0)

柬江泳思

卖药同康伯,吟诗学少陵。

惊看写珠玉,群得备参苓。

岁月吾衰老,山林子俊英。

何当种梧树,蚤听凤凰鸣。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