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曲云根屋旋移,下窥鸳瓦碧参差。
不须欲速求儳路,自地升天理合迟。
屈曲云根屋旋移,下窥鸳瓦碧参差。
不须欲速求儳路,自地升天理合迟。
这首诗描绘了云根环绕、房屋随地形变化移动的景象,下方可见青绿色的鸳瓦错落有致。诗人以“不须欲速求儳路”表达了一种自然法则,即事物的发展应遵循其内在规律,不应急于求成。通过“自地升天理合迟”,进一步强调了过程的重要性,暗示了从低到高、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是符合自然秩序的。整体而言,此诗借景抒情,寓含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云山何嵯峨,云是中书墓。
天语镌丰碑,盘旋凰鸾翥。
守冢依山阿,蓊蔚多嘉树。
甃石结墓门,樵牧敢窥觑。
慨彼缁黄流,夷教卒难谕。
体魄眇弗念,谬起轮回虑。
醮荐地天通,解令愚子惧。
若人固足尚,卜兆得所据。
泉壤慰幽灵,孝义足欢豫。
颓风谅斯敦,天彝孰能禦。
我行如有怀,登览为延伫。
名园开午宴,入夜坐星轩。
烟火观气机,有若天使然。
人乃夺天巧,天人无后先。
平空作雷电,花鸟争喧妍。
万有生于无,人事何足怜。
风波起平地,毁誉虚相传。
周孔大圣人,流言悄忧心。
哲人善自释,赖古多此贤。
万变如是观,而我无事焉。
二子何翩翩,负笈路四千。
奈何为势拘,阅月上归船。
安得效缩地,相见顷刻至。
万里即跬步,相见如梦寐。
我有缩地方,见尧在羹墙。
念兹倏在兹,何忧山水长。
人为天地心,无上下古今。
一体能感应,何远近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