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习池道中》
《习池道中》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深岩寂寂石花斑,完却尘沙车马颜。

是客竞来尝白水,几人休去伴青山。

云泉到眼无多热,金紫蒙头第一关。

三尺磨崖书大字,人生到此是清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山幽谷中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的哲思。

首句“深岩寂寂石花斑”,以“深岩”和“石花斑”勾勒出一片静谧的山景,暗示着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寂寂”二字渲染出环境的宁静,而“石花斑”则为这静谧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仿佛大自然在岩石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接着,“完却尘沙车马颜”,诗人将目光从自然转向人间,通过“车马颜”的变化,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反思。这里的“完却”一词,既指车马经过后留下的痕迹被自然风化,也暗含了对人们心灵被尘世污染的感慨。

“是客竞来尝白水,几人休去伴青山。”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对比“来”与“去”的行为,反映了人们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逃避现实的渴望。白水象征着纯净与简朴的生活,而青山则是理想化的避世之地。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在追求物质与名利的现代社会中,有多少人能真正放下尘世的烦恼,选择与自然和谐共处?

“云泉到眼无多热,金紫蒙头第一关。”这两句诗继续探讨了心灵的净化与追求。云泉象征着清凉与纯净,与之相对的是“金紫蒙头”,即世俗的权力与财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精神自由与物质束缚之间冲突的思考。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人们是否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最后,“三尺磨崖书大字,人生到此是清间。”这两句诗以一种超脱的姿态总结了全诗的主题。通过在岩石上书写大字,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在经历了世间的繁华与喧嚣之后,真正的清闲与自由,或许就在那片心灵的净土之中。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反思,也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呼吁,鼓励人们在忙碌与追求中寻找到内心的平静与真实。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于宁静、纯净与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现代生活状态的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新春九日步自东山上方广洞俯瞰沧洲抵暮而还因和洪广文十二韵

微霭郁春宵,朝来积翠遥。

言寻曲水会,漫作小山招。

古庙遗忠烈,荒林见海樵。

天开金粟洞,地隐赤城标。

缥渺祛尘虑,孤高绝市嚣。

风声惊远浦,雨意涨新潮。

壁立沧洲近,霜飞白鹭骄。

归途馀谢屐,世路感陶腰。

山暝云随佩,壶倾月在瓢。

犹闻村鼓急,时讶野烟烧。

钓艇依城郭,行人夜度桥。

幽怀殊未已,雅咏得琼瑶。

(0)

寿郑东渚八十一

圣世称人瑞,真同五色云。

磻溪堪并驾,箕颍若为群。

径老松筠在,庭虚兰桂芬。

知予未能副,叹息抚龙文。

(0)

客至忆弟二首·其二

论交易水上,谁为燕赵英。

感彼悲歌客,悠然千载情。

我亦慕其人,高论坐心倾。

乾坤亦已长,斯世贵有鸣。

无为多意气,空言负平生。

(0)

客至忆弟二首·其一

晓月在南户,风高鸦乱諠。

客从东方来,道路多险偏。

自云遇回车,渺如帆外山。

但闻车上音,恨不随车还。

念已过徐泗,入共荆人言。

(0)

张掖门送座主朱公旅榇还归德

丹旐遥驰睢水滨,都门恸哭起行尘。

乾坤尚想凌云赋,烽火空伤报国身。

季子剑留悲异日,中郎书在与何人。

南湖烟水秋应惨,不过西州亦怆神。

(0)

送吴仁卿南归因附家信

献策名成出帝乡,高才不愧汉贤良。

趋庭彩服生春色,过里儒冠带御香。

粤社交游空岁月,燕台去住各烟霜。

寒梅欲发聊持赠,消息凭君寄八行。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