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栖一上人》
《寄栖一上人》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花堑接沧洲,阴云闲楚丘。

雨声虽到夜,吟味不如秋。

古屋藏花鸽,荒园聚乱流。

无机心便是,何用话归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rén
táng / guànxiū

huāqiànjiēcāngzhōuyīnyúnxiánchǔqiū
shēngsuīdàoyínwèiqiū

cánghuāhuāngyuánluànliú
xīn便biànshìyònghuàguīxiū

注释
花堑:花边的堤岸。
沧洲:海边的洲地。
阴云:阴沉的云彩。
楚丘:楚地的山丘。
雨声:雨的声音。
夜:夜晚。
吟味:诗的韵味。
秋:秋天。
古屋:古老的房屋。
花鸽:花色的鸽子。
荒园:荒芜的园子。
乱流:随意流淌的小溪。
无机心:没有世俗的心机。
便是:就是。
何用:哪里需要。
话归休:谈论归隐。
翻译
花边的堤岸连接着海边的洲地,阴沉的云彩悠闲地笼罩着楚地的山丘。
雨声即使在夜晚响起,但它的韵味比不上秋天的宁静和深沉。
古老的房屋里藏着花鸽,荒芜的园子里汇聚着随意流淌的小溪。
没有世俗的心机,本身就是一种超脱,哪里还需要谈论什么归隐的话题呢。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哲理。首句“花堑接沧洲”将视线引向一片开阔的水面边缘,被花丛围绕的堤岸与远处的沧洲相连,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广阔的氛围。

接着,“阴云闲楚丘”描绘了山丘上飘逸的阴云,这种自然景象常被用来比喻隐逸之人的高洁情操。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为伴的心境。

第三句“雨声虽到夜,吟味不如秋”表明尽管夜晚的雨声也很美,但却比不上秋天的清新和淡雅。这里“秋”的字面下蕴含着一种成熟、丰收的情感,也是古人常用来寄托情怀的季节。

第四句“古屋藏花鸽,荒园聚乱流”则描绘了一种废弃的景象:老旧的房屋里藏匿着花开的声音,而荒废的园中却是杂乱无章的溪水。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两句“无机心便是,何用话归休”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无需刻意追求什么,只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便可得到心灵的安宁。诗人通过这句话,也传递出一种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肯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超脱红尘、保持内心平静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李阳河即事

秋尽东行思渺然,阴阳何用问苍天。

数声黄鹄青云上,几点疏星白雁前。

月印西林明野寺,潮平东海长桑田。

十年风雨江湖梦,重问当年范蠡船。

(0)

视溪亭树

曲径环深树,何如习氏园。

参天含雾气,蹲石倚云根。

横覆高低屋,斜连远近村。

渔樵无路入,疑是武陵源。

(0)

步冲默道人来韵

忆昔曾登君子堂,字看题壁步回廊。

对花不省衰容丑,把酒宁知寒漏长。

槛畔兰苕鸣翡翠,阶前梧竹集鸾凰。

别来独立秋江上,一树芙蓉空自香。

(0)

别左小洲邑侯四首·其四

孟氏才雄时不遇,贾生志大命多违。

莫随俗态分荣辱,要向真源究是非。

官历崇阶今岂少,碑刊遗爱古来稀。

宁阳归去非无味,千仞冈头好振衣。

(0)

和林澄川吊湖山万冢五首·其四

平地平天可细分,曹溪今有亚仙坟。

西山夜夜啼千鬼,六祖堂中闻不闻。

(0)

无数桃花烧晓风,生情妆点映帘栊。

儿童莫把青春掷,一岁桃花不再红。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