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泓势犹怒。谁向层波剪冰箸。忆当日、青天乍擘。
伴火鬣朱鳞,度云穿雾。清秋岛屿。
抱骊珠、浓睡腥雨。莫也是,洧渊战罢,飘落翠蓬路。
羁旅。生涯如许。还藏得、鲛宫几缕。轻绡钿合潜贮。
怕一夜惊雷,破壁飞舞。何人拾凤羽。
便斗草休教换去。他年事,天风鹤背,拔下又重数。
峥泓势犹怒。谁向层波剪冰箸。忆当日、青天乍擘。
伴火鬣朱鳞,度云穿雾。清秋岛屿。
抱骊珠、浓睡腥雨。莫也是,洧渊战罢,飘落翠蓬路。
羁旅。生涯如许。还藏得、鲛宫几缕。轻绡钿合潜贮。
怕一夜惊雷,破壁飞舞。何人拾凤羽。
便斗草休教换去。他年事,天风鹤背,拔下又重数。
这首《霓裳中序第一·咏龙须为渭清赋》是清代词人曹贞吉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龙须的形态与寓意,充满了想象与哲思。
开篇“峥泓势犹怒”,以“峥泓”形容龙须的壮丽与气势,仿佛在波涛中怒放,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生命力。“谁向层波剪冰箸”,则将龙须比作冰箸,既形象地描绘了其形状,也暗示了其坚韧与寒冷之美。接下来,“忆当日、青天乍擘”,通过回忆昔日景象,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股冲破束缚的力量。
“伴火鬣朱鳞,度云穿雾”,进一步描绘龙须的动态美,它如同火焰般炽热,又如同游动的鱼鳞,穿梭于云雾之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紧接着,“清秋岛屿。抱骊珠、浓睡腥雨”,将龙须比作岛屿怀抱明珠,即使在腥雨中也能保持其清新的品质,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莫也是,洧渊战罢,飘落翠蓬路”,这里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龙须比作从洧渊战斗后飘落的翠蓬,既表现了其经历过的艰难与挑战,也暗示了其最终找到了归宿与宁静。
“羁旅。生涯如许”,点明了龙须作为异乡之物,其生活充满了漂泊与艰辛,但同时也蕴含着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还藏得、鲛宫几缕”,则借鲛人之泪,表达了龙须虽身处异境,却依然保持着其内在的纯净与情感。
“轻绡钿合潜贮。怕一夜惊雷,破壁飞舞”,这里通过轻纱与钿盒的隐喻,强调了龙须的珍贵与脆弱,同时表达了对其命运的担忧与期待。“何人拾凤羽。便斗草休教换去”,通过拾取凤羽的典故,表达了对龙须独特价值的认可,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并保护这份美好。
最后,“他年事,天风鹤背,拔下又重数”,以未来之事为结,预示着龙须虽历经风雨,但终将再次展翅高飞,重获新生,充满了希望与力量。
整首词通过对龙须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坚韧,更蕴含了对生命、自由、希望与梦想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