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林战寒色,凉月凄其。城角尚恋斜辉。
西窗蜜炬共谁剪,啼红潸尽罗衣。
依前断魂路,看花迎帆席,柳拂星旗。
蛮笺写怨,寄惊鸿、欲下还迟。
回忆醉眠葱茜,相见过黄昏,犹道休归。
谁信狂踪旧迹,钿筐蜡泪,残梦都迷。
十三弦语,诉华年、锦瑟应齐。
但尊前沈恨,行云暗隔,斜照楼西。
霜林战寒色,凉月凄其。城角尚恋斜辉。
西窗蜜炬共谁剪,啼红潸尽罗衣。
依前断魂路,看花迎帆席,柳拂星旗。
蛮笺写怨,寄惊鸿、欲下还迟。
回忆醉眠葱茜,相见过黄昏,犹道休归。
谁信狂踪旧迹,钿筐蜡泪,残梦都迷。
十三弦语,诉华年、锦瑟应齐。
但尊前沈恨,行云暗隔,斜照楼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冷寂与哀愁。开篇“霜林战寒色,凉月凄其”,以“霜”、“寒”、“凉月”等意象渲染出深秋的寒冷与孤寂,霜染的树林与清冷的月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城角尚恋斜辉”一句,将视角转向城市的一角,夕阳余晖与城墙的交相辉映,增添了几分不舍与留恋。
“西窗蜜炬共谁剪,啼红潸尽罗衣”描绘了室内场景,蜡烛在西窗下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而女子的泪水如同红烛的熔液,滴落在罗衣上,象征着内心的痛苦与哀伤。接下来,“依前断魂路,看花迎帆席,柳拂星旗”则将情感进一步深化,通过“断魂路”、“看花”、“迎帆席”、“柳拂星旗”等意象,展现出主人公内心的迷茫与孤独,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蛮笺写怨,寄惊鸿、欲下还迟”中,“蛮笺”指的是质地粗糙的纸张,常用于书写情书或怨词,此处用来表达主人公内心的苦闷与无奈。“惊鸿”比喻突然飞过的鸿雁,暗示了消息的传递与情感的传递之间的矛盾与迟缓。最后,“回忆醉眠葱茜,相见过黄昏,犹道休归”表达了对往日相聚时光的怀念,即使是在黄昏时分,也希望能留住相聚的时光,不希望彼此分离。
“谁信狂踪旧迹,钿筐蜡泪,残梦都迷”则揭示了现实与回忆之间的冲突,过去的美好记忆如同被蜡烛烧毁的痕迹,模糊不清,令人难以相信。而“十三弦语,诉华年、锦瑟应齐”中的“十三弦”可能是指古琴,通过音乐来诉说青春岁月的美好与遗憾,与“锦瑟”(古代乐器)相呼应,寓意着美好的时光与情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深秋夜晚的凄美与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挣扎,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山有湫云蓊郁风飕飕,乃在章贡之阳崆峒之幽。
湫波冰浸石骨底,阴森树木相绸缪。
上有千丈之翠壁,下有百尺之苍虬。
神奇鬼怪变恍惚,驱逐雷雨无停留。
今年五六月,稻禾乾欲死。
嗷嗷章贡民,束手坐待毙。
嗟哉兵困馀,何以复如此。
山湫有灵听我言,尔虬宅兹久蜿蜒。
安危同境忧乐然,宁不一出为我民周旋。
坐令膏泽遍四海,力挽凶岁成丰年。
山有湫,生云烟。
黄雀风长雨洗枝,丹鱼出水赤光肥。
遥天寥海绝行迹,翠减红销知为谁。
曲阁香凝龙气暖,腻叶蟠花带云浅。
正是双蛾巧唤愁,欲断应凭胡燕剪。
滴泪和泥封锦书,书中一字一行啼。
莫恨鲤鱼红尾短,随波好送到辽西。
蹙衄鸡头徒若沸,绀房莲子光细细。
折莲寄远被丝牵,舞鸾却识莲中薏。
少年趋京洛,京洛多繁华。
迅河日流驶,崇芒郁巍峨。
宛马游龙行,文轩流水过。
晨夕骋般乐,张筵陈绮罗。
观禊濯曾涧,行酒上阳坡。
宛转七盘舞,萦环北里歌。
中有岩栖士,如同颜阖家。
寻云因剪木,饮窦却搴萝。
时盼城阙中,流尘深如何。
自咤逸德殷,颇兴贤达嗟。
及时不行乐,长有好容华。
再入关来宿雨晴,南公遗谶以堪凭。
还知生死从天定,只把丹心注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