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误认作重阳,秋景何如夏景长。
岂恨霜天多冷淡,故将花共石榴芳。
端阳误认作重阳,秋景何如夏景长。
岂恨霜天多冷淡,故将花共石榴芳。
这首诗《五月菊》由清代诗人徐庭翼所作,巧妙地将端午与重阳、秋季与夏季的景象进行对比,同时融入了对菊花的独特情感表达。
首句“端阳误认作重阳”,以端午节误被当作重阳节来写,暗喻时间的错觉或生活的意外转折,引出季节转换的主题。接着,“秋景何如夏景长”则通过对比秋日与夏日的景色,强调了夏季的持久与生命力,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伏笔。
“岂恨霜天多冷淡,故将花共石榴芳”两句,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寒冷季节的不以为意,转而欣赏在霜天中依然绽放的花朵,特别是与石榴花并肩开放,展现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里的“花”不仅指菊花,也泛指所有在严冬中仍能绽放的生命,寓意着即使环境艰难,生命之花也能顽强盛开。
整首诗通过对季节变换、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拟放平湖月下船,棹歌中夕发长川。
蘋风好为云开幕,兰桨不妨人扣舷。
猿鹤候迎将晓日,鱼龙悲啸未晴天。
玉川塌额金沙上,阊阖封词漫一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