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澹园林岁欲霜,怪来和气满中堂。
要知积善工夫巧,变得人间作寿乡。
阴澹园林岁欲霜,怪来和气满中堂。
要知积善工夫巧,变得人间作寿乡。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园林的阴沉景象,预示着霜降将至,却意外地感受到和煦之气充盈室内,诗人由此领悟到积善行德的力量之大,它不仅改变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更营造出一片长寿之乡的氛围。诗中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外界的寒冷与内心的温暖相对比,寓意深刻,表达了对善良行为能带来福祉的赞颂。朱熹以宋代学者的身份,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儒家思想中“积善成德”的理念,强调了道德修养对于个人乃至社会的重要意义。
乍停吴榜,指灵山深处,待携筇杖。
吹几阵、料峭东风,唤得得青驴,绕过林莽。
一半斜阳,蚤已挂、古藤萝上。
更松声竹影,引入霞心,佳景难状。莫说图景惝恍。
想当年僧绍,始穷幽赏。
羡煞渺渺禅栖,隔世界由旬,尽刬烦障。
惭愧尘容,且暂领、烟云供养。
约他年,结茅行药,采芝拾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