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起弁阳叟,还作雅谈无。
野语齐东未问,韵语落西湖。
不向二宗参话,不共四灵通社,佳句锦囊余。
无学亦无病,诗说味同如。我知君,君靳我,卷还渠。
清苕浊霅,无恙仙馆占名区。
也有玉田春水,也有碧山新月,个是竹山庐。
谁是紫霞叟,还倩上彊朱。
呼起弁阳叟,还作雅谈无。
野语齐东未问,韵语落西湖。
不向二宗参话,不共四灵通社,佳句锦囊余。
无学亦无病,诗说味同如。我知君,君靳我,卷还渠。
清苕浊霅,无恙仙馆占名区。
也有玉田春水,也有碧山新月,个是竹山庐。
谁是紫霞叟,还倩上彊朱。
这首词是清代末期近现代初年的沈曾植所作,题为《水调歌头·蒋孟蘋得宋刊周密草窗韵语,以密韵榜其楼,索赋词纪之》。词中,作者以调侃和赞美的方式,对蒋孟蘋得到宋刊周密的韵语珍本,并以此为灵感在楼阁上题诗的行为表示赞赏。他唤起了一位名叫弁阳叟的人物,与之展开了一场高雅的讨论,提及了齐东野语和西湖韵律,暗示了对古典文学的深入理解和欣赏。
沈曾植提到蒋孟蘋并未局限于禅宗或道家的交流,而是积极参与诗歌创作,他的佳句如同锦囊中的瑰宝。词人认为,即使没有深厚的学问,蒋孟蘋的诗歌也能给人带来深刻的诗意享受,这种品味如同醇厚的酒一般。
接着,词人表达了对蒋孟蘋居所环境的赞美,清苕浊霅之地,象征着他的居所宁静而富有诗意,仿佛仙人的居所。同时,他也提到了玉田春水、碧山新月等美景,这些都是竹山庐的特色,显示出蒋孟蘋生活的闲适与高雅。
最后,词人以疑问的方式,询问谁能像紫霞叟那样超凡脱俗,又邀请上彊朱来共同欣赏这美好的诗情画意。整首词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肯定,也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