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庭草色能留马,当路杨花不避人。
- 鉴赏
这两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是描绘春日闲适庭院景象的一段佳句。首先,“闲庭草色能留马”一句,通过草色的鲜明和浓郁来表达庭院内的宁静与生机。“草色能留马”,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之情,以及希望停下脚步,与大自然共享这份宁静。这里的“草色”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接着,“当路杨花不避人”则描绘了春天杨花飘落的情景。“当路”意味着杨花随风飘落,无处不在,甚至铺就成路。这种无拘无束的状态,与“不避人”相呼应,展现出一种自然界对美好事物无条件的奉献态度。这里的“杨花”,又常被赋予了离别和哀愁的情感,但在这句话中,却更多地显露出生机与开放。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庭院内外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希望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心愿。通过简洁明快的笔触,李益以淡雅的语言捕捉到了春日里的宁静与生动,使读者仿佛也能置身于这片闲庭之中,感受到那份难得的清净和美好。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月上人南游
锦官东郭大兰若,眼明见子长廊下。
春风二月白帝城,一笑相逢手重把。
羡子远引如孤鹄,顾我低摧真病马。
碧山红尘不同调,底事胸怀两倾写。
幽寻胜践我亦喜,梦魂已落潇湘野。
扁舟蹑子尚可期,幸有此身闲似社。
出郊访沈洞主一首
抖擞尘埃暂出郊,一藤先访羽人巢。
风翻翠浪催禾穗,秋放殷红著树梢。
万里家山怀五老,千年活计却三茅。
明朝便好乘风去,不学浮屠更打包。
沁园春.孟守美任
臞老今朝,载酒渡江,送孟吉州。
遇舟之人士,来前问政,此公官去,莫也宜留。
老子曰嘻,我游宦海,几度遭他风打头。
君休问,但正因遇坎,行则乘流。江皋一叶惊秋。
雁过也、严明白鹭洲。
笑如今休顾,从前堕甑,无心相逐,等是虚舟。
啄黍鸡肥,新篘酒熟,且作山中万户侯。
林泉好,却输公一著,先我归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