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竹可笛,北山桐可琴。
得如听松风,中有太古音。
南山竹可笛,北山桐可琴。
得如听松风,中有太古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野风光图景,同时也蕴含着深远的意境。"南山竹可笛,北山桐可琴"两句,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勾勒出了南北山间不同材质的植物特性,并通过这些自然物象征性的乐器,预示了后文将要展开的情感和意境。"得如听松风,中有太古音"则是诗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联想与表达。"得如"意味着幸运地获得了一种体验,而"听松风"不仅是一个外在的行为,更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和体悟。"中有太古音"则将这种体验提升到一个超越时空的层次,似乎在自然之声中听到了千年之前的回响。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其内涵深意的挖掘,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态度。同时,这种把握古老音韵的追求,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越时间界限的艺术追求,以及诗人内心深处对永恒之美的向往。
闭门湖水畔,自与白鸥亲。
竟日窗中岫,终年林下人。
俗轻儒服弊,家厌法官贫。
多雨茅檐夜,空洲草径春。
桃源君莫爱,且作汉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