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谋才志拟难兄,江左开基事竟成。
仇国称臣缘底急,同盟归妹却相倾。
南邦文武材何在,东鄂江山迹已更。
惟有遗宫传避暑,古苔荒草对孤城。
仲谋才志拟难兄,江左开基事竟成。
仇国称臣缘底急,同盟归妹却相倾。
南邦文武材何在,东鄂江山迹已更。
惟有遗宫传避暑,古苔荒草对孤城。
这首诗通过对孙权(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庙宇的描绘,展现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孙权才能与功业的肯定,也隐含了对其政治决策的反思。
首句“仲谋才志拟难兄”,将孙权与他的兄长孙策相比,赞扬孙权不仅继承了兄长的雄心壮志,更在江东开创了一番基业,成就不凡。这既是对孙权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其历史地位的肯定。
“仇国称臣缘底急”一句,揭示了孙权在面对强敌时的政治抉择,或许出于某种紧迫的原因,不得不向敌人称臣,这种无奈之举反映了历史人物在复杂局势下的艰难选择。
“同盟归妹却相倾”则可能暗指孙权与其他盟友之间的关系,如同婚姻中的背叛,暗示了政治联盟中的不忠或背叛,进一步探讨了权力斗争中的复杂人性。
后半部分转向对孙权庙宇的描写,“南邦文武材何在,东鄂江山迹已更”表达了对孙权时代人才与江山易主的感慨,似乎在询问那些曾经辅佐孙权的文臣武将如今何在,而东鄂(即今湖北)的江山已经改换了主人。
最后,“惟有遗宫传避暑,古苔荒草对孤城”以孙权庙宇中的遗宫、古苔、荒草和孤城为意象,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感,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主题,同时也寄托了对孙权及其时代深深的怀念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象征和感慨的手法,不仅展现了对孙权个人及其历史贡献的评价,也触及了更深层次的历史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及事件的独特见解。
禄放迹异端,偏荒事同蹇。
苟忘风波累,俱会云壑践。
险式压西湖,侨庐对南岘。
夜楼江月入,朝幌山云捲。
山势远涛连,江途斜汉转。
坐啸予多暇,行吟子独善。
并辔躧郊郭,方舟玩游演。
虚声万籁分,水色千里辨。
不知岸阴谢,再见春露泫。
绿壤发欣颜,华年助虫篆。
上世时难接,古人情可选。
泊渚烦为媒,多才怨成褊。
长沙鵩作赋,任道可知浅。
请从三已心,荣辱两都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