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残梅雨,立尽桐阴,无聊静掩房栊。
倦倚屏山,钗横欲整还慵。
销魂怕提前事,恼兰舟、催发匆匆。
从别后,任罗衣香褪,宝镜尘封。
肠断吹箫院落,自伊人去也,烟锁苔空。
明月樽前,相思两处应同。
休教为侬憔悴,劝加餐、锦字常通。
空极目,渺天涯、云水万重。
听残梅雨,立尽桐阴,无聊静掩房栊。
倦倚屏山,钗横欲整还慵。
销魂怕提前事,恼兰舟、催发匆匆。
从别后,任罗衣香褪,宝镜尘封。
肠断吹箫院落,自伊人去也,烟锁苔空。
明月樽前,相思两处应同。
休教为侬憔悴,劝加餐、锦字常通。
空极目,渺天涯、云水万重。
这首《声声慢·寄怀仲萱小姑》由清代词人俞绣孙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怀念。
“听残梅雨,立尽桐阴”,开篇即以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孤寂与等待的氛围,梅雨季节的结束与桐树阴下的站立,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等待的漫长。“无聊静掩房栊”,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通过关闭门窗的动作,表达了对外界世界的隔绝感。
“倦倚屏山,钗横欲整还慵”,通过动作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在等待中的疲惫与慵懒,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销魂怕提前事,恼兰舟、催发匆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即将来临的离别的担忧,兰舟的催发象征着离别的紧迫。
“肠断吹箫院落,自伊人去也,烟锁苔空”,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痛苦与孤独,吹箫的院落与烟锁苔空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凄凉与寂寞的氛围,强调了主人公内心的悲痛与无助。
“明月樽前,相思两处应同”,即使身处不同地点,但共同面对明月,相思之情依然相通,体现了深厚的情感联系。“休教为侬憔悴,劝加餐、锦字常通”,表达了对远方亲人身体健康的关心与思念之情的传递,希望对方能够保持健康,同时也表达了对书信往来的期待。
“空极目,渺天涯、云水万重”,结尾以广阔的天地与遥远的距离作为背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与无法触及的遗憾,同时暗示了情感的深远与持久。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在离别之痛中的坚韧与期待。
我识天根子,于今二十年。
吹箫来翠岭,鼓枻入丹渊。
日出扶桑底,云生建木巅。
人间方夜半,海上得春先。
老我江湖迥,微官岁月迁。
荒泉流竹里,冷雨浸芝田。
发短何为者,君归重惘然。
飞霞浮夕景,定在石林边。
往年饮马滦河秋,滦水斜抱石城流。
青城丈人来水上,揭谢苏王皆与游。
顾予滥倚桥门席,日斜去坐鳌峰石。
夜凉共饮明月尊,醉眠更听高楼笛。
滦河九曲流溅溅,自我不见今三年。
苏郎又扈属车去,伫望弗及心茫然。
龙门峡中云气湿,山雨定洒高丽笠。
别意遥怜柳色深,归心莫为鹃声急。
不才未许收词垣,赋成何日奏《甘泉》。
人言凡骨难变化,为我致意青城仙。
龙虎之山仙所寰,我昔梦寐游其间。
乾坤风气结冲秀,中有正一玄都坛。
羽人授我九节杖,林磴窈窕穷幽攀。
金宫药殿起寥廓,翠崖丹巘深回环。
峰头时飘白菡萏,石上尽种青琅玕。
诸岩一览二十四,总似瀛渚蓬莱山。
清溪浮空引雪练,远岫隔水来烟鬟。
就中仙岩更奇绝,上有玉树皆檀栾。
虹光半夜出林杪,云是石室韬神丹。
欲求刀圭已衰疾,羽人去我如飞翰。
褰裳涧曲采芳草,断猿疏雨春山寒。
觉来俗事日满眼,岁月冉冉随惊湍。
会稽萧氏忽相访,笑以此图令我看。
梦中羽人貌真似,而我别后鬓毛斑。
题诗聊复纪畴昔,愿拂尘服齐骖鸾。
《为萧元泰题龙虎山岩图》【元·陈旅】龙虎之山仙所寰,我昔梦寐游其间。乾坤风气结冲秀,中有正一玄都坛。羽人授我九节杖,林磴窈窕穷幽攀。金宫药殿起寥廓,翠崖丹巘深回环。峰头时飘白菡萏,石上尽种青琅玕。诸岩一览二十四,总似瀛渚蓬莱山。清溪浮空引雪练,远岫隔水来烟鬟。就中仙岩更奇绝,上有玉树皆檀栾。虹光半夜出林杪,云是石室韬神丹。欲求刀圭已衰疾,羽人去我如飞翰。褰裳涧曲采芳草,断猿疏雨春山寒。觉来俗事日满眼,岁月冉冉随惊湍。会稽萧氏忽相访,笑以此图令我看。梦中羽人貌真似,而我别后鬓毛斑。题诗聊复纪畴昔,愿拂尘服齐骖鸾。
https://shici.929r.com/shici/jsGNAcXGrp.html
眉山昔日生三苏,一山草木为之枯。
后来笔端挟春腴,却令生意回枯株。
树经公笔无老丑,天以春工付公手。
谁云辈行龙眠翁,奚必法嗣洋州守。
山庄刘氏富清玩,家有苏公旧挥翰。
恍惊湿藓粘怪石,惯见倒根生断岸。
涪翁对此煮春茶,为公梢上挂长蛇。
灯窗细读假山记,秀气终属眉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