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建宅中宇,司绳御四方。
裁化遍寒燠,布政周炎凉。
景丽条可结,霜明冰可折。
凯风扇朱辰,白云流素节。
分至乘结晷,启闭集恒度。
帝运缉万有,皇灵澄国步。
履建宅中宇,司绳御四方。
裁化遍寒燠,布政周炎凉。
景丽条可结,霜明冰可折。
凯风扇朱辰,白云流素节。
分至乘结晷,启闭集恒度。
帝运缉万有,皇灵澄国步。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谢庄所作的《宋明堂歌九首》中的第六首,主题为歌颂黄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黄帝在治理国家、调和四季、安定天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句“履建宅中宇”,以“建宅”比喻黄帝建立国家,以“中宇”象征其居于中央,稳如磐石的地位。接着“司绳御四方”,描绘黄帝如同掌握天下的绳索,驾驭着四方的事务,展现出其对国家的全面掌控与治理能力。
“裁化遍寒燠,布政周炎凉”两句,通过“裁化”和“布政”两个动词,形象地表现了黄帝在调节四季变化、施行政治政策上的智慧与努力,使得国家四季分明,政令周详。
“景丽条可结,霜明冰可折”则进一步展示了黄帝在自然现象和社会秩序方面的影响力。通过“景丽”、“霜明”、“冰可折”等意象,暗示黄帝能够使自然界的景象和谐统一,社会秩序井然有序。
“凯风扇朱辰,白云流素节”两句,以“凯风”、“朱辰”、“白云”、“素节”等象征性词语,描绘出黄帝带来的和平繁荣景象,以及他治理下的国家如同四季更迭般有序而美好。
最后,“分至乘结晷,启闭集恒度”描述了黄帝在时间管理上的高超技艺,通过“分至”、“结晷”、“启闭”、“恒度”等词语,体现出他对时间的精确把握和对国家事务的高效处理。
“帝运缉万有,皇灵澄国步”则是对黄帝治国理政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统治使得万物得以和谐共处,国家之路得以清晰明确,展现出黄帝作为帝王的卓越才能和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帝的赞美,不仅表达了对古代帝王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君主形象的向往和追求。
平畴如绣错,远山俨翠障。
圆峰居其间,登览心神旷。
泠泠涧泉流,郁郁花木傍。
趋庭喜馀暇,有同南楼望。
五岭到此尽,岩疆独雄壮。
昔年分鸿沟,蛮触不敢抗。
留兹名胜区,气象显万状。
标高赤霞中,兴寄青云上。
天风浩浩来,海气相鼓荡。
东望蓬莱山,飘渺指所向。
神仙本虚无,不用乘槎访。
即事多所欣,如愿亦相偿。
即看广厦开,转瞬崇墉创。
讼庭落花閒,归来更酬唱。
丈无不称意,出门且浪游。
手提三尺剑,吐气淩沧州。
朝关复暮河,风尘满貂裘。
既抱卞和璞,更饭宁戚牛。
世情久颠倒,台隶半公侯。
四海谁知己,请与肉食谋。
宇内丛荆棘,抚心滋百忧。
悲为且饮酒,一饮每十瓯。
男儿志四方,肯作章句囚。
行乐须及早,时往难再留。
乘醉舞长剑,浩歌天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