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蝶恋花.咏簟》
《蝶恋花.咏簟》全文
明 / 沈谦   形式: 词  词牌: 蝶恋花

树咽疏蝉嫌昼永。自展琅玕,寂寞何人共。

睡起懒将眉黛纵。

汗轻微印香肌莹○玉枕频欹衾怕拥。

不肯梳妆,垂泪思残梦。帘幕无风波细涌。

荧荧湮得湘痕重。

(0)
鉴赏

这首《蝶恋花·咏簟》描绘了一幅夏日午后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席在炎炎夏日中的独特魅力与主人的孤独情感。

“树咽疏蝉嫌昼永”,开篇以“树咽”二字,生动地描绘了夏日午后,树木似乎在低语,蝉鸣声稀疏而悠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寂寥的氛围。“嫌昼永”则暗示了时间的漫长和等待的无聊,为后续情感的铺垫埋下伏笔。

“自展琅玕,寂寞何人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琅玕,即翠竹,这里指代竹席。竹席展开时,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的青绿,却也映照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仿佛在这片绿意中,无人能与之共享这份宁静与清凉。

“睡起懒将眉黛纵”,写出了主人公午睡醒来后的慵懒状态,她懒得去描画眉毛,这既是身体上的疲惫,也是心灵上的疏离。接着,“汗轻微印香肌莹”,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物肌肤在夏日微汗下的光泽,既是对身体状态的描绘,也是对内心情感的一种隐喻——即使在炎热中,仍保持着某种纯净与美好。

“玉枕频欹衾怕拥”,描述了主人公在竹席上辗转反侧的情景,玉枕的使用更添了几分雅致与清凉,但即便如此,她仍然害怕被褥的束缚,不愿沉入更深的睡眠,或许是在逃避现实,或是期待着某种未知的可能。

“不肯梳妆,垂泪思残梦”,表达了主人公不愿面对现实,沉浸在对过去美好梦境的思念之中,泪水滑落,不仅是因为对梦境的留恋,也可能包含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哀愁。

“帘幕无风波细涌”,描绘了室内环境的平静,没有外界的干扰,只有细微的波动,可能是风,也可能是主人公内心微妙的情绪波动。

“荧荧湮得湘痕重”,结尾处以湘妃竹的典故,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深沉情感,如同湘妃竹上的斑痕,虽已模糊,却依然深刻,寓意着情感的持久与难以忘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夏日午后竹席的清凉与主人公内心的孤独、思念与渴望,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一首富有意境的佳作。

作者介绍

沈谦
朝代:明

(1620—1670)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字去矜,号东江子。明诸生。少颖慧,六岁能辨四声。长益笃学,尤好为诗古文。崇祯末,为西泠十子之一。入清,以医为业。有《东江集钞》、《杂说》等。
猜你喜欢

赠聂尊师

青山寂寂雨潇潇,一个长松翠欲飘。

白发道人年八十,小楼閒坐说前朝。

(0)

送傅德谦还临川

傅君隘流俗,举步追古人。

古人去已远,斯道为荆榛。

出门抱高志,区区向谁陈?

十年江海上,漂泊但一身。

念我德不孤,邂逅遂见亲。

相知宁苦晚,不觉逾三春。

精微共探讨,议论发清新。

谊合然诺重,途穷忧思频。

如何语离别,使我意酸辛。

酸辛不在别,欲留我何贫。

闽水东赴海,楚山西入秦。

春波正浩荡,谁能知其津?

(0)

题张士厚四时仕女四首·其三

梧桐月小蟾蜍蛰,芙蓉露冷铜山泣。

金粟香悬十二阑,袜罗尘沁莓苔涵。

画屏绛烛烟未销,夜深恨杀双鸾箫。

唤回金屋鸳鸯梦,不到银河乌鹊桥。

(0)

寄章彦复

兰省归来日未斜,闭门尘静似山家。

教儿楷字誊诗稿,遗客生绡写墨花。

太伯祠前人走马,姑苏城上树栖鸦。

知君觞处多怀古,忍听《吴趋》唱小娃。

(0)

鲜于瑞卿还碧亭

鲜于公子平泉庄,有亭翼然水中央。

天光云影白日静,菱叶荷花清露香。

柳下系船鱼可钓,座中留客酒盈觞。

门前渔浦接洮滆,白鸟飞去烟苍茫。

(0)

过破衣庵访阮子昌

行过河西曲,来寻小阮家。

绕篱都种菊,十月未开花。

远树含秋色,轻云护晚霞。

也须频到此,隔屋酒堪赊。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