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瓜给日傍青门,门下曾谁感旧恩。
八口重兼诸弟在,十年今见一身存。
悲凉谩听雍门曲,任达还标犊鼻裈。
不乏故人同濩落,归来残叶下秋村。
种瓜给日傍青门,门下曾谁感旧恩。
八口重兼诸弟在,十年今见一身存。
悲凉谩听雍门曲,任达还标犊鼻裈。
不乏故人同濩落,归来残叶下秋村。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的《石东村见寄以诗赋答》。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种瓜给日傍青门,门下曾谁感旧恩”,诗人以种瓜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时光的流转中,如同种下的瓜,虽已成熟,但曾经给予过他关怀与帮助的人,如今却难以寻觅。这里蕴含着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颔联“八口重兼诸弟在,十年今见一身存”,诗人回顾过去十年的生活,家中不仅有八口人需要照顾,还有兄弟相伴。而现在,面对眼前的景象,他只身一人,不禁感叹世事变迁,人去楼空的凄凉。
颈联“悲凉谩听雍门曲,任达还标犊鼻裈”,诗人借用战国时期琴师雍门周的故事,表达自己在悲凉的境遇中,只能徒然倾听琴声,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同时,通过“犊鼻裈”(粗布短裤)这一形象,暗示自己虽然放达不羁,但生活困顿,处境艰难。
尾联“不乏故人同濩落,归来残叶下秋村”,诗人强调尽管身处困境,但仍有老朋友相伴,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最后,诗人想象自己归来时的情景,秋风落叶,一片萧瑟,既是对当前处境的写照,也暗含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希望,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的作品。
叩齿梳头才了,玉凫烟未残。
又绮日、薄映南窗,垂帘处、院竹谁看。
晖晖玉山照座,金貂客、一洗郊岛寒。
听说诗、妙解人颐,莲花舌、似导鱼上竿。
尚忆湖亭倚栏。铜瓶活火,圆瓯细蹙微澜。
路远于天。更无意、乞东还。
惟余昌明一盏,绿玉色、透中边。肠枯自怜。
谁知饮茶足,诗更妍。
不信青门寒早,菊瓶香未残。
傍扣砌、密缀圆花,青霜里、越耐人看。
药娥徘徊欲上,琼楼远、祇恐天上寒。
甚夜乌、已定还惊,亭西竹、颤袅青玉竿。
徙倚东廊画栏。中庭荇藻,明明玉水生澜。
白雁横天。可捎得、锦书还。
依稀春明旧梦,梦不到、早梅边。婵娟可怜。
花和雪中竹,无比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