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绮寮怨·其四》
《绮寮怨·其四》全文
清 / 樊增祥   形式: 词

不信青门寒早,菊瓶香未残。

傍扣砌、密缀圆花,青霜里、越耐人看。

药娥徘徊欲上,琼楼远、祇恐天上寒。

甚夜乌、已定还惊,亭西竹、颤袅青玉竿。

徙倚东廊画栏。中庭荇藻,明明玉水生澜。

白雁横天。可捎得、锦书还。

依稀春明旧梦,梦不到、早梅边。婵娟可怜。

花和雪中竹,无比妍。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的诗人樊增祥所作的《绮寮怨》第四首。诗中描绘了一幅秋夜寒意中菊花盛开的画面,虽然青门(古代长安城门)的寒意早至,但菊花的香气依然浓郁。诗人细致地刻画了菊花在霜中的姿态,以及药娥(月宫仙女)对人间秋色的眷恋,暗示了天上人间的对比。

接着,诗人写到夜深乌鸦的啼声和竹竿在风中的颤动,增添了夜晚的寂静与凉意。他在东廊画栏处流连,欣赏着庭院中明亮如玉的池水和横空的白雁,想象能否借白雁传递书信,寄托对远方的思念。

最后,诗人回忆起春明时节的美好梦境,却遗憾未能梦到早梅,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结尾处,诗人以“花和雪中竹”并提,赞美了冬日景色的妍丽,尤其是那在冰雪中傲然绽放的竹子,寓意坚韧与高洁。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细腻,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迁、人事流转的感慨,以及对美好记忆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樊增祥

樊增祥
朝代:清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
猜你喜欢

雄县城南潦水成湖渡二十馀里

雄县城南初问津,一片湖光青镜匀。

橹声幽轧颇清耳,帆尾招摇如唤人。

江南路景或转徙,冀北征夫多苦辛。

扣舷笑欲问河伯,海水桑田今几春。

(0)

谒陵游九龙池八首·其一渡石涧

驱马渡南涧,涧水清且驶。

蹀躞未肯前,磊磊青石子。

(0)

琴月斋为姑苏顾君赋

子夜群动息,虚斋敞前楹。

美人耿不寐,起弄朱丝绳。

肃肃天宇高,璧月流晶荧。

霓裳非雅歌,丛桂多古声。

幽怀浩然泻,纷纷竟何营。

(0)

苦雨漫兴·其二

青裾白面扫晴妇,冯仗精灵格上穹。

黑云西行雨脚退,针线女儿争奏功。

(0)

愚乐庵为傅曰川太史乃尊赋·其一

不辞提瓮灌山畦,绕屋江声似冉溪。

却笑永州憔悴客,壶觞终日叹羁栖。

(0)

十二月十三日大雪

北风吹晴无片雪,老农戚戚生穷悲。

土中细麦乾欲死,方士结坛徒尔为。

残年一雪万人喜,天子忧勤天与之。

长安贫者死莫恨,记取当初望雪时。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