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静用冲,道明体空。清白转色,幽微借功。
一乘句里那回互,百草头上还疏通。
虎头之顾,牛头之融。且痴且懒,不谋而同。
智静用冲,道明体空。清白转色,幽微借功。
一乘句里那回互,百草头上还疏通。
虎头之顾,牛头之融。且痴且懒,不谋而同。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正觉所作的禅宗赞语,以描绘禅师的形象和修行境界。"智静用冲,道明体空",赞美禅师智慧深沉,内心平静,通达大道,体悟空性。"清白转色,幽微借功",进一步强调其内心的纯净和对微妙佛法的领悟,通过修炼得以显现。
"一乘句里那回互,百草头上还疏通",意指禅师在佛理的探讨中,能灵活运用,深入浅出,如同在一句教义中揭示多重含义,在日常生活中启发他人。"虎头之顾,牛头之融",借用了佛教典故,表示禅师的见解独特,既有虎头般锐利洞察,又有牛头般圆融无碍。
最后两句"且痴且懒,不谋而同",看似矛盾,实则赞扬禅师的执着于修行,看似懒散,实则是对大道的深深沉浸,这种不需刻意追求的默契,正是修行者之间的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位深谙禅理、智慧通透的禅师形象,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直指人心的修行特色。
未是全衰暮。
但相思、昭亭数曲,水村烟墅。
只比儿儿额上寿,尚有时光如许。
况坎子、常交离午。
须信火龙能陆战,更驱他、水虎蟠沧浦。
昆仑顶,时飞度。
东皇蓦向昆仑遇。
道如今、金阶玉陛,待卿阔步。
犹恐荆人攀恋切,未放征帆高举。
怕公去、狐狸嗥舞。
江汉一时谁作者,想声声、赞祝明良聚。
天下久,望霖雨。
笑口开能几。
把年年、芳情冶思,总抛闲里。
桃杏枝头春才半,寒食清明又是。
但岁月、飙飞川逝。
回首秦楼双燕语,到如今、目断斜阳外。
将往事,试重记。
香罗尚有相思泪。
算人生、新愁易积,旧欢难继。
水上流红无觅处,还隔关山万里。
但赢得、新来憔悴。
昨夜东风颠狂后,想余芳、尽是飘零底。
词写就,倩谁寄。
雪鬓难重绿。
但然、黄庭境界,抱藏龟六。
也向无何乡里去,白堕舟边漾渌。
算种种、尘缘都足。
争那名缰犹系绊,尽辜他、猿鹤双溪曲。
时又夏,暑将溽。
虚舟飘瓦何烦歜。
奈羊肠、千歧万折,近来纯熟。
怅望老仙烟水外,惟把江云送目。
想裴墅、碧梧金竹。
安得结庐相近傍,买闲田、数亩躬耕筑。
已梦断,大槐国。
拍手阑干外。
想回头、人非物是,不知何世。
万事情知都是梦,聊复推迁梦里。
也幻出、云山烟水。
白白红红虽褪尽,尽倡条、浪蕊皆春意。
时可醉,醉扶起。
瀛洲旧说神仙地。
奈江南、猿啼鹤唳,怨怀如此。
三五阿婆涂抹遍,多少残樱剩李。
又过雨、亭皋初霁。
惭愧故人相问讯,但一回、一见苍颜耳。
谁念我,鹪鹩志。
燕子呢喃语。
小园林、残红剩紫,已无三数。
绿叶青枝成步障,空有蜂旋蝶舞。
又宝扇、轻摇初暑。
芳沼拳荷舒展尽,便回头、乱拥宫妆女。
惊岁月,能多许。
家山占断凫鸥渚。
最相宜、岚烟水月,雾云霏雨。
三岛十洲虽铁铸,难把归舟系取。
且放我、渔樵为与。
从此细斟昌歜酒,况神仙洞府无邀阻。
何待结,长生缕。
汲水驱炎热。
晚些儿、披衣露坐,待他凉月。
俄顷银盘从海际,推上璇霄璧阙。
尽散作、满怀冰雪。
万里河潢收卷去,掩长庚、弧矢光都灭。
一大片,琉璃揭。
玉擣药何时歇。
几千年、阴晴隐现,团圆亏缺。
月缺还圆人但老,重换朱颜无诀。
想旧日、嫦娥心别。
且吸琼浆斟北斗,尽今来、古往俱休说。
香茉莉,正清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