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叔通见寄四首韵·其三退休》
《次叔通见寄四首韵·其三退休》全文
宋 / 刘学箕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江山到眼一披豁,世念搅思三宜休。

文章苦心费雕琢,岁月老我徒谬悠。

欲谭圆觉识佛祖,更希超举期浮丘。

宗盟暮年味嚼蜡,灰木万念空烦忧。

(0)
鉴赏

这首诗是刘学箕在宋代创作的,名为《次叔通见寄四首韵(其三)退休》。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人生和自然景观有着深刻的体悟。

首句“江山到眼一披豁”表达了诗人面对壮丽的江山美景时内心的通透与豁达之感。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开阔。

紧接着,“世念搅思三宜休”则显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和杂念的放下,以及对生活中“三宜休”的追求,即生活中的适度、适时和适意。这里体现出诗人对于淡泊明志,超脱尘嚣的向往。

“文章苦心费雕琢,岁月老我徒谬悠”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深厚情感和辛勤付出,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个人年华渐老的无奈。这里“徒谬悠”意味着诗人对于自己文章成就与日益衰老之间矛盾的心态。

“欲谭圆觉识佛祖,更希超举期浮丘”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学和佛理的向往,以及对心灵解脱和精神超越的追求。“更希”表明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这里的“浮丘”可理解为精神上的飞扬跃动,超脱尘世。

最后,“宗盟暮年味嚼蜡,灰木万念空烦忧”则是诗人对于晚年的感慨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在这两句中,“味嚼蜡”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珍惜与留恋,而“灰木万念空烦忧”则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和无尽的思绪,尽管内心已有所超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文学创作、禅学修行等多个层面的描写和抒情,勾勒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以及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刘学箕

刘学箕
朝代:宋   字:习之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猜你喜欢

送范伯崇

堂堂延阁老,遗范见斯人。

孝友传家旧,诗书用力新。

人心危易失,圣学妙难亲。

愿勉思弘毅,求仁可得仁。

(0)

跋王介甫游钟山图

林影溪光静自如,萧疏短鬓独骑驴。

可能胸次都无事,拟向山中更著书。

(0)

书妙应庵壁

窗前新竹净娟娟,借我风凉一榻眠。

试问庄周说鹏鴳,何如洙泗举鱼鸢。

(0)

应天长·其一两峰插云

暮屏翠冷,秋树赭疏,双峰对起南北。

好与霁天相接,浮图现西极。岧峣处,云共碧。

漫费尽、少年游屐。故乡近,一望空遥,水断烟隔。

闲凭涌金楼,潋滟波心,如洗梦淹笔。

唤醒睡龙苍角,盘空壮商翼。西湖路,成倦客。

待倩写、素缣千尺。便归去,酒底花边,犹自看得。

(0)

广州

越地春生草,春城瞰渺茫。

朔风惊瘴海,雾雨破南荒。

巨舶通蕃国,孤云远帝乡。

(0)

新雁过妆楼

遍插茱萸。人何处、客里顿懒携壶。

雁影涵秋,绝似暮雨相呼。

料得曾留堤上月,旧家伴侣有书无。谩嗟吁。

数声怨抑,翻致无书。

谁识飘零万里,更可怜倦翼,同此江湖。

饮啄关心,知是近日何如。

陶潜尚存菊径,且休羡松风陶隐居。

沙汀冷,拣寒枝、不似烟水黄芦。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