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容高卧,林泉左右宜。
在山招隐逸,当世系安危。晚涨来何急?
春云出故迟。软红名利客,笑尔逐鞭丝!
一局容高卧,林泉左右宜。
在山招隐逸,当世系安危。晚涨来何急?
春云出故迟。软红名利客,笑尔逐鞭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诗人通过“一局容高卧,林泉左右宜”开篇,以“高卧”二字形象地展现了隐士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将隐居之所比作林泉,既自然又宁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接着,“在山招隐逸,当世系安危”两句,不仅点明了隐士的身份,也暗示了他们虽远离尘嚣,但心系天下,关注着国家与社会的安危。这种胸怀天下的精神,使得隐士的形象更加丰满,富有深意。
“晚涨来何急?春云出故迟。”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晚涨”之急与“春云”之迟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无常,另一方面也暗喻了世事的复杂多变。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的感慨。
最后,“软红名利客,笑尔逐鞭丝!”一句直抒胸臆,将那些追逐名利的世俗之人与隐士进行了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名利的不屑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里的“逐鞭丝”形象地描绘了那些被名缰利锁束缚的世俗之人的生活状态,与隐士的自在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突出了诗人对自由与真实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和对世俗名利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语言简洁而意味深长,情感真挚而富有哲理。
新词蔼蔼吐春云,清似金炉百和焚。
白雪固宜招吠犬,真雷岂比聚飞蚊。
陶潜赋就归何处,李白诗成思不群。
君是广寒修月手,顾予安敢强施斤。
昔年结屋并江湾,见君心胆方未闲。
墙东月出夜扣关,酒酣说剑翻涛澜。
迩来书剑谋俱左,寻仙欲鼓蓬莱柁。
三寸田中已发花,九曲江边仍进火。
蓬莱万里天无涯,惊风落叶卷黄沙。
且过桃源访秦洞,玉盘应饤枣如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