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嵩岳行》
《和嵩岳行》全文
明 / 胡奎   形式: 古风

吾闻三十六峰青嶙峋,仙翁价重连城珍。

金堂石室不可到,紫芝瑶草长清新。

自笑青春探灵秘,望断蓬莱五云气。

不是丹丘紫凤凰,按图空想千年瑞。

使君看山双眼青,题诗曾寄山之灵。

吹笙每招王子晋,采药或遇安期生。

锦袍旧是龙门客,不怕山灵夜呵责。

有时笑接浮丘公,有时吹笙坐盘石。

醉骑黄鹄登天门,濯足银河清绝群。

鸿龙玉狗森左右,大叫阊阖排青云。

紫皇授以瑶台月,照见迎风玉壶雪。

鹤梦寥寥蕙帐空,幡然又与烟霞别。

黄河一千年一清,六龙在天当圣明。

河阳种得花满树,谁能解此春风情。

明当高附垂云翼,直上榑桑望朝日。

肯信东方有小儿,三偷阿母蟠桃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嵩山的向往与想象,以及他与传说中仙人的互动。诗中充满了奇幻色彩,将自然景观与神话元素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吾闻三十六峰青嶙峋”,开篇即以嵩山的壮丽景象引入,暗示了诗人的向往之情。接着,“仙翁价重连城珍”则进一步强调了嵩山的神秘与珍贵,仿佛是人间难得一见的宝地。

“金堂石室不可到,紫芝瑶草长清新”两句,通过描述难以触及的仙境,以及生长着奇异草木的环境,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的清幽氛围。接下来,“自笑青春探灵秘,望断蓬莱五云气”表达了诗人渴望探索未知世界的决心与热情。

“使君看山双眼青,题诗曾寄山之灵”描绘了诗人与山灵的交流,通过题诗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而“吹笙每招王子晋,采药或遇安期生”则展现了诗人与仙人的互动,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锦袍旧是龙门客,不怕山灵夜呵责”一句,通过诗人穿着锦袍的身份,暗示其不畏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理想的精神。最后,“有时笑接浮丘公,有时吹笙坐盘石”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与仙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他在自然中的自在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仙界的独特理解与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胡奎
朝代:元   字:虚白   号:斗南老人   籍贯:元明间浙江海宁

明初以儒征,官宁王府教授。有《斗南老人集》
猜你喜欢

张司徒所画山国图歌

滇南一道盘云上,永昌巍巍更相望。

水流直下洱海深,陆地夫容矗相向。

小石纷磊磊,大石高盘陀。

连空互撑叠,仰睇青嵯峨。

攒峰插牛斗,飞涧悬天河。

崩崖倾断下无地,但见猿猱挂罥号烟萝。

丹砂空青,的皪岩阿。宝玉夜烱,灵光荡摩。

天门洞开,紫宫逶迤。玉女对侍,星官骈罗。

至高之极始见此,辽绝下奈诸方何。

马蹄缄铁尚不得度,行人跛鳖焉能过。

我生水国多见水,不图山高乃如此。

画家山水贵相半,吁嗟谁悉寰区理。

南园大老司徒公,维山降神为世雄。

晚张能事发新格,尽吐磈礧之心胸。

引缣迅扫鸣长风,颠林倒壑貌不同。

苍云黯惨喧霹雳,白日照耀开鸿濛。

蛟龙盘拿古木死,蝀螮漂疾飞梁通。

千峦万嶂堆墨华,忽然平旷披风沙。

楪榆开凿巂君国,桃源点缀秦人家。

孤城四面削玄壁,危楼仄立明丹霞。

时清颇知官府静,化远亦爱蛮夷嘉。

老翁戏猎逐黄犬,娇女明妆簪素花。

形胜分明在指顾,风俗想像增咨嗟。

腾冲靡莫馀千里,部落微茫分远迩。

更挥淡墨洒馀姿,遂使天涯穷尺纸。

昨逢伯子示此图,瞠目惊叹从前无。

乃知山岳气磅礴,不用滥漫谈江湖。

今之好山有二老,太原司马吴门都。

见此寄书定相索,公乎公乎须写数本万里络绎传吾徒。

(0)

华马国

政暇西巡华马国,铁桥南度石门关。

北来黑水通巴蜀,东注三危万里山。

(0)

怀归

九龙池上有高台,池下芙蓉台上开。

锦鲤不妨仙客跨,白鸥须望主人回。

青山绿树孤猿啸,黑水黄云一雁哀。

戎马西南经百战,夕阳铜柱锁苍苔。

(0)

辋川谒王右丞祠

蜀栈青骡不可攀,孤臣无计出秦关。

华清风雨萧萧夜,愁杀江南庾子山。

(0)

郊坛燕集

北极冠缨紫气分,南郊楼阁坐氤氲。

莺啼苑树琼筵合,燕蹴坛花锦瑟闻。

二月衣沾星殿雨,九天杯覆露盘云。

莫言词赋甘泉绝,欲向仙都诵赤文。

(0)

别曹仲礼四首·其一

与君一为别,晷度逝不停。

奄忽二十载,亲串日以零。

短者已物化,存者非壮龄。

况复异乡县,散处如晨星。

但言长相思,岂意今合并。

颜鬓各已改,不易惟兹情。

孤鸿号朔风,黄鸟声嘤嘤。

飞鸟恋俦匹,况乃称友生。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