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一旅人,栖栖去齐卫。
当其在陈时,亦设先人祭。
深哉告孟言,缅矣封防制。
而我亦何为,远游及三岁。
前年北踰汶,顷者东过蓟。
三世但一身,南瞻每挥涕。
未敢废烝尝,无由办羊彘。
粟从仁者求,酒向邻家贳。
庶几傥来歆,精灵眇天际。
不知自兹往,吾驾焉所税。
世故多屯邅,曰归未成计。
疢如切中心,没齿安蔬粝。
仲尼一旅人,栖栖去齐卫。
当其在陈时,亦设先人祭。
深哉告孟言,缅矣封防制。
而我亦何为,远游及三岁。
前年北踰汶,顷者东过蓟。
三世但一身,南瞻每挥涕。
未敢废烝尝,无由办羊彘。
粟从仁者求,酒向邻家贳。
庶几傥来歆,精灵眇天际。
不知自兹往,吾驾焉所税。
世故多屯邅,曰归未成计。
疢如切中心,没齿安蔬粝。
此诗《寄弟纾及友人江南(其一)》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诗中以孔子的行旅经历为引子,表达了诗人自己漂泊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首句“仲尼一旅人,栖栖去齐卫”,借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描绘了诗人如同孔子一般,四处奔波,寻求安身之处的境遇。接着“当其在陈时,亦设先人祭”一句,通过孔子在陈国时设祭祖先的情景,暗示诗人虽身处异乡,仍不忘对家族的怀念和敬仰。
“深哉告孟言,缅矣封防制”两句,引用孔子对弟子孟子的教诲,以及古代的礼制,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道德规范和家族传统的坚守。接下来“而我亦何为,远游及三岁”则直接抒发了诗人长期在外的疲惫与无奈。
“前年北踰汶,顷者东过蓟”描述了诗人过去几年的行踪,从北方越过汶水,再到东方经过蓟地,行程之广,可见其漂泊之苦。“三世但一身,南瞻每挥涕”则表达了诗人作为家族仅存的后人,面对南方故乡的思念,不禁泪流满面。
“未敢废烝尝,无由办羊彘”表现了诗人即使身处困境,也坚持祭祀祖先,体现了对家族传统的尊重。“粟从仁者求,酒向邻家贳”则说明了诗人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求助于他人,甚至借贷度日。
“庶几傥来歆,精灵眇天际”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神灵的庇佑,即使在遥远的天边也能感受到祖先的守护。“不知自兹往,吾驾焉所税”则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生活的迷茫与不安。
最后,“世故多屯邅,曰归未成计”点明了诗人面临的种种困难与挑战,难以找到回归的计划。“疢如切中心,没齿安蔬粝”则以疾病比喻内心的痛苦,即使到了老年,也只能以粗食度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晚年生活的艰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家族、传统、道德的坚守,以及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飞腾四十明年,及今归去应非早。
行藏略似,鸟中杜宇,虫中寒号。
白眼倚松,颓颜就菊,吾存吾傲。
更漠阴报瓮,忘机用拙,泊如也,无馀好。
时复登台一啸。旧山公、全慵书报。
当年入洛,士龙故态,惟馀狂笑。
短布长镵,也应不减,隐囊纱帽。
况白山旧隐,考槃仍在,无烦重考。